释宗泐
【译文】 三月三日天气晴朗,独自西去访幽寻。 黄鸟在树梢间交飞,柳烟浓密遮满眼。 斑鸠在桑林中啼声,雨丝纷纷打湿脸。 草花铺满古石路旁,涧水乱穿竹林间。 寄语兰亭修禊客,吾将此地为山阴。 【注释】 上巳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是古代祭祀春神的节日之一。 西峰:指西边山峰。 幽寻:幽深的寻赏。 交交:鸟鸣声。 斑鸠喔喔桑雨深:斑鸠在桑林中啼叫,雨水淅沥不断。 草花已满:草花已经开遍了。 古石路
秋兴 六载江淮厌用兵,遗民处处困徭征。 蕃商旧日多归汉,海漕于今不入京。 万垒鼓鼙生夜月,几家砧杵落秋城。 西风无限思归客,王粲登楼最有情。 注释: - 六载江淮厌用兵:这六年来,江淮地区厌倦了战争。 - 遗民处处困徭征:流离失所的百姓处处遭受徭役之苦。 - 蕃商旧日多归汉:过去的番商(指少数民族商人)大多回到中原。 - 海漕于今不入京:现在的海上漕运不再进入京城。 - 万垒鼓鼙生夜月
【注释】 通玄有路好追游,须踏毗卢顶上头。 荐福古公言莫莫,桐城投子道油油。 溟涛终见鹍鹏化,枳棘徒闻鸟雀啾。 一堕声尘忘归客,寒岩虚坐几春秋。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全篇以“山”为景,写诗人在灵谷寺的所见、所思、所得。前四句写灵谷寺之景,后四句抒诗人之情。首联“山居清旷胜,登高览物华”,点出题中“赐灵谷寺住持”之由,即钦和御制《山居清旷胜》之诗。“通玄有路好追游,须踏毗卢顶上头
和苏平仲见寄 其二 西去诸峰千万层,帐房牛粪夜然灯。马河只许皮船渡,戎地全凭驿骑乘。青盖赤幡迎汉使,茜衣红帽杂蕃僧。愧如玄奘新归洛,欲学翻经独未能。 注释: - 西去诸峰千万层:向西行进的山峰高达无数层。 - 帐房牛粪夜然灯:军营帐篷里用牛粪燃烧的灯光。 - 马河只许皮船渡:只有皮船可以过马河。 - 戎地全凭驿骑乘:在战争地带全部依赖驿站马车通行。 - 青盖赤幡迎汉使
【注释】奉制赋灵谷寺住持浚天渊三首 其二: 五年阙下预朝班,新奉纶音又住山。 觉苑喜逢今日盛,道林行见古风还。 岂惟行业高流辈,更有才名动世间。 五色奎文曾赐与,朝回擎出九重关。 释义: 我在五年前就已进入朝廷,现在又得到皇帝的新任命,要住到灵谷寺去。我很高兴,因为我在觉苑(皇宫)中也曾经遇到过今天这样的盛况。我虽然只是一个僧人,但是我有高尚的修行和品德,所以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尊敬
诗句输出:宫殿云霄近,山林雨露深。 译文输出:皇帝的宫殿高耸云端,而我的家乡却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遥远的仙境。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大自然的滋养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大地,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时间的深邃。 关键词注释: - 宫殿:指皇帝的居所,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云霄:天空中的云彩,常用来比喻高远和不可企及的境界。 - 山林:泛指自然环境,象征着自然之美和远离尘世的宁静。 - 雨露
水竹居图 山人隐于水竹之居,画中风景更显其高洁。 十年不归故里,茅屋秋风渐老,心境如秋水般深远。 赏析: 此诗以"水竹居图"为题,寓意诗人身处江南初秋,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之中。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山势低平,溪流曲折,杂树丛生,茅屋依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之中,感受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苏平仲的回复,表达了他对政治的看法和自己的决心。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缁衣垂老忝朝臣,未敢辞官愧古人。” - 缁衣:古代官员常穿的衣服,代表其地位和身份。 - 垂老:年岁已高。 - 忝(tāng):羞愧,有愧于。 - 朝臣: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未敢辞官:没有勇气辞去官职。 - 愧古人:因自己未能像古人那样有所建树而感到羞愧。 2. “今代有谁为弃物
注释:和苏平仲见寄其一 在蜀中的人,现在都来到了江南。他们中有文章大家继邵庵之后。 卧病已经听说辞官离开翰苑,老来深深想事禅龛。 留衣赠别还留下痕迹,解带投诗不用参禅。 担心时人知道姓名字号,愿意写博士旧官衔。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首联以“蜀”与“江南”对举,表现自己虽身居江南而心系四川,思念蜀中朋友之情。颔联承首联,说自己因有文章,所以得到重用;自己卧病,已听说将辞官。颈联承颔联
钱塘怀古 其二 天地无情日月徂,凤凰山下久榛芜。独怜内殿成荒寺,空见前山映后湖。 塞北有谁留一老,海南无处问诸孤。 蓬莱阁上秋风起,先向燕京入画图。 注释: 1. 天地无情日月徂:形容时间流逝无情,日月如梭。 2. 凤凰山下久榛芜:凤凰山脚下已经长满了荒草和杂树,形容环境荒凉。 3. 独怜内殿成荒寺:独自惋惜皇宫内曾经繁华的殿堂如今变成了荒废的寺庙。 4. 塞北有谁留一老:北方边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