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昨夜共青灯,今朝下碧层。 - “共青灯”可能指的是共同度过的夜晚,使用“青灯”象征夜晚或深夜的照明,这里表示两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宁静而漫长的夜晚。 - “今朝下碧层”中的“碧层”通常用来形容天空中清澈如洗的云层,这里可能是指清晨的天空。这两句表达了从昨天到今天的连续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衣沾吴野雪,饭煮越溪冰。 - “吴野”可能是指吴地的田野或吴国的地域
【注释】 双清士:指诗人。齐名浙省郎:同在浙江做官。两凫相上下:比喻两鸟并飞。联璧有辉光:比喻兄弟二人才华出众,如天上的连璧一样光彩照人。粉署朝同砚:早晨一起研墨作诗。邮亭夜对床:夜晚在驿站里同床而睡。凉风凤池上:凤凰池是皇帝的御用之物,比喻高官厚禄。羽翮惜分翔:像凤凰那样展翅飞翔,舍不得分开。 【赏析】 《双清士》是诗人于良史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双清”为题,赞美了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解析】 题渔樵图(其二) 两客此相遇,百年天与闲。 泊舟临碧岸,吹笛对青山。 怪树依岩老,幽花笑日殷。 画图谁不羡,尘土自摧颜。 注释: 两客:两个游人。相遇:相逢。百年天与闲:百年间天地赋予的闲暇时光。 泊(pō)舟:停船。临碧岸:靠近碧绿的水边。吹笛:吹奏笛子。对青山:面对青翠的山峦。 怪树:奇特的树木。依岩(yī yán):依傍在岩石上。老:凋零、衰老。幽花:深藏不露的花朵。笑日殷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作诗期必化,化是不凡材。 - “作诗”指的是创作诗歌。“期必化”意味着诗人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一种深刻的、变化的境界。“化是不凡材”则是说只有非凡的才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2. 龙起天云合,鹏飞海水开。 - “龙起天云合”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景象,如同龙在天际与云彩相融,形成壮丽的画面。“鹏飞海水开”则描述了雄鹰展翅高飞于海洋之上,象征着诗人的抱负和远见。 3.
【注释】 纨素:白色绢帛。松杉、楼观、瑶草、黄猿:分别指画中的松树、杉树、楼阁、花草。堪拾:可拾取,即可以采摘。玄都:即玄都山,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相次坐:相继而坐。许共一僧无: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仙家,和我这个和尚一起坐在一起没有意思。 【赏析】 《题李成山水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诗的前二句赞美了一幅图画,后四句则对画面上所画的景物作了评论。 首联先写画幅虽小,但所绘的景色却是千叠万嶂
登多景楼 水际一峰出,飞楼倚泬寥。 烟云连北土,风物见南朝。 山势临淮尽,江声入海消。 偶来闲眺客,凭槛兴偏饶。 注释与赏析: - 诗题: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诗歌,通过描绘多景楼周围的景色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情感的抒发。 - 诗句中的“登多景楼”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登上多景楼这一行为和目的。 译文: 在水边,一座山峰突兀地出现; 飞楼矗立在空旷寂寥之中。 烟雾缭绕,云雾弥漫
【注释】 入关:指进入洛阳。 登峻坂:登上险峻的山坡,即《过华清宫》中的“岭上松风寒”。 出谷见黄河:从洛阳到黄河边。 客路:行客之路,这里指旅途。 车行窄:指车辆拥挤。 人家穴处多:指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住在地下。 嵩: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 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市华阴县东。 胜槩:胜概,指风光景色。 嵯峨:高耸,这里指华山的巍峨。 兴亡恨:指国家的兴亡。 临风一浩歌:面对风声高唱一曲。 浩歌
赠立恒中 海外趁商船,江东住几年。 华音虽已习,乡信若为传。 一钵随缘饭,诸峰到处禅。 凉秋明月夜,梦渡石桥烟。 注释: 1. 海外趁商船:指在海外经商或旅行。 2. 江东住几年:江东泛指中国东部地区,此处指作者在江东居住了几年。 3. 华音虽已习:虽然已经习惯使用汉语的“华音”,但仍然怀念家乡的方言。 4. 乡信若为传:家乡的信怎么能够传到我这里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通信方式的无奈。 5
注释: 禅斋名澹泊,自可寄闲身。 禅宗的斋室叫做澹泊,自己可以寄身其中度闲日子。 席上尘都积,门前草自春。 席上的尘土积累已久,门前的野草又自然生长起来。 寒衣缝野槲,晓饭煮江莼。 冬天的寒衣用野槲木缝制,早晨的饭食用江中的莼菜做成。 不动区中念,端为世外人。 不思世俗之人的名利,心无旁骛地修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禅斋之作。首联点出禅斋名“澹泊”,表明禅斋清净淡泊,足以寄托人的闲适之身
诗句解析: 1. 长安雪中:这是诗人对当前所在地点的描述,表达了他身处长安(古代的都城)时的寒冷和孤独之感。 2. 岁暮长安道:岁末时节,即年末的时候,长安路上的景色。岁末,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这个时候往往充满了离别和寂寥。长安作为当时的首都,自然也成为了诗人感慨万千的地方。 3. 天寒积雪深:描绘了冬日里长安城的严寒以及厚厚的积雪景象。“天寒”强调了季节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