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客此相遇,百年天与闲。
泊舟临碧岸,吹笛对青山。
怪树依岩老,幽花笑日殷。
画图谁不羡,尘土自摧颜。
【解析】
题渔樵图(其二)
两客此相遇,百年天与闲。
泊舟临碧岸,吹笛对青山。
怪树依岩老,幽花笑日殷。
画图谁不羡,尘土自摧颜。
注释:
两客:两个游人。相遇:相逢。百年天与闲:百年间天地赋予的闲暇时光。
泊(pō)舟:停船。临碧岸:靠近碧绿的水边。吹笛:吹奏笛子。对青山:面对青翠的山峦。
怪树:奇特的树木。依岩(yī yán):依傍在岩石上。老:凋零、衰老。幽花:深藏不露的花朵。笑日殷:仿佛在向阳光微笑。殷:明亮。
画图:指绘画作品。谁不羡?谁不想羡慕呢?尘土自摧颜:世俗之人,总是为名利而奔波操劳,容颜逐渐憔悴,如同尘土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樵生活的田园诗,诗人通过描绘两位渔樵相遇后共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景,表现了他们追求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情趣。
首联“两客此相遇,百年天与闲”,诗人用“遇”字,把两人偶然相逢的情景点明之后,又用“百年天与闲”来说明这种相遇是多么难得。这里既写出了两人相逢的机缘巧合,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难得的相遇的欣喜。两句之间,由“两客”到“百年天”,又从“天”到“闲”,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颔联“泊舟临碧岸,吹笛对青山”,诗人抓住两个主要的动作,即“泊舟”和“吹笛”来写渔樵的生活。这两句写得很有情趣:诗人先写他们泊舟于碧水之畔,再写他们在青山之下吹奏起悠扬的笛声。这样写,不仅使画面更为生动,而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颈联“怪树依岩老,幽花笑日殷”,诗人进一步写渔樵所欣赏的自然景物之美。这两句中包含三个意象:“怪树”(奇特的树木)、“幽花”(深藏不露的花朵)以及“笑日殷”(仿佛在向阳光微笑)。这些意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
尾联“画图谁不羡,尘土自摧颜”,诗人用反问句式收尾,既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世俗之人往往只羡慕他们的清静生活而忽视了他们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渔樵生活的田园诗,作者通过描绘两位渔樵相遇后共同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景,表现了他们追求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情趣。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读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