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泐
【诗句释义】 1. 发扶风:出发到扶风县。扶风,今陕西凤翔县,汉唐时为雍州地,故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北。 2. 云低欲雪时:早晨,天边云雾缭绕,好像快要下雪一样。 3. 长河王莽寺:长河村有座王莽寺。王莽是西汉末年皇帝,公元9年称帝于新室,传国九世,共24帝,14年而亡。后汉书记载,王莽建立新朝,改元建国,建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分封诸侯王和功臣,并建立官制、律令,颁行新币,实行新政。后来
【注释】 相国寺:即相国寺塔,在河南开封府。大梁:指汴京(今开封),当时为东京。郊原四望平:郊野的原野四望平坦。郊原:指郊外的原野。四望:四面八方地看。夷门:古地名,在河南偃师县西南。侯嬴:战国时人,曾与赵王相友善。后因事去赵游梁,至夷门下,守门者以狗待之,侯嬴不受其辱,遂得赵王重用,并封为上卿(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此诗是作者登相国寺楼时触景生情而作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
送王叔润 平凉来又去,官满复之官。 塞晚黄云合,边秋白草寒。 有储诸将喜,无讼远人安。 万里关山月,吟诗独自看。 注释: 1. 平凉来又去:指王叔润从平凉出发又离开。 2. 官满复之官:指王叔润任期已满,重新回到他的职位上。 3. 塞晚黄云合:指塞外黄昏时分,黄云密布。 4. 边秋白草寒:指边塞秋天的草地,白草因寒冷而显得苍白。 5. 有储诸将喜:指军队中的士兵非常高兴。 6. 无讼远人安
秋风江上起,江水日增波。 译文:秋风在江上吹起,江水一天天在增加波浪。 注释:起:起风;增:增加。 赏析:首句描写了秋风吹起时江面上泛起的波纹,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江景。 旅服迎寒薄,乡心到夜多。 译文:穿着旅行的衣服迎接着寒冷的风,乡愁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浓烈。 注释:旅服:指旅行者的衣物。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旅行衣服,迎接着寒冷的秋风吹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吴樯随北雁
诗句释义 1 天华 - “天”在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和神圣,而“华”指代的是灿烂或辉煌。所以“天华”可能是指某种超凡脱俗、令人敬畏的光辉或景象。 2. 说法造玄微 - “说法”指的是讲述道理或传授知识,“造玄微”则意味着创造出深奥难测的境界或哲理。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通过言语和智慧揭示深奥哲理的场景。 3. 天华白昼飞 - “白昼飞”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美丽景象,如同白天的鸟儿自由飞翔一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别业终南下,屯居异辋川。” - 注释:在终南山下建起了别业。 - 赏析:诗人通过“别业终南下”表达了他选择在终南山下建立别业的决定,而“屯居异辋川”则暗示了他在此地定居生活,远离世俗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 第二句:“豆生新雨后,禾熟早秋天。” - 注释:新豆在雨后生长,早秋的谷物成熟。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
窦德远西斋读易诗 西斋读易处,心与静相宜。 对烛雨凉夜,卷帘天霁时。 妙观宁有象,至玩本无辞。 一悟穷通理,陶然坐自怡。 注释: 1. 西斋读易处,心与静相宜。 注释:在这里读书的地方,心情和安静的环境很和谐。 2. 对烛雨凉夜,卷帘天霁时。 注释:在下雨的凉夜里,当天空放晴时。 3. 妙观宁有象,至玩本无辞。 注释:美妙的景象不需要描绘,最精彩的游玩不需要解释。 4. 一悟穷通理,陶然坐自怡
【注释】 雪岭: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苍山,因山上终年积雪而得名。 分壤:分封土地之意。这里指华族与戎族分治。壤,土、地、土产等。 嵯峨:高峻的样子。 消不尽:用尽、耗尽的意思。 三秋:农历九月为秋季之始,故称。积又多:积聚又多。 寒光欺夏日:形容太阳虽在炎热的夏天,却被雪山所遮,无法直射,所以有冷的感觉。 素彩:白色,这里指白色的云朵。烁:闪烁。 自笑经过客:嘲笑那些从远方来的过客。
这首诗的翻译是: 深居山崦入重重,诛茅第几峰。 四檐青树合,一径白云封。 夜冷齐腰雪,春阴破额松。 自来深处住,樵客不相逢。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深居:住在深山中。 2. 山崦入重重,诛茅第几峰。 - 山崦(yān):指山中的村落或山间的小路。 - 诛茅第几峰:在山中建造了一座茅草屋,具体在第几座山峰上? 3. 四檐青树合,一径白云封。 - 四檐:指房屋的四面墙壁。 - 青树
【注释】 次韵咏雪:即和咏雪的诗。 洒窗疑雨急:洒到窗前就像下雨一样迅速。 投隙信风斜:飘进窗户缝隙里就随着风向倾斜。 换竹千林色:竹林里的景色被雪所取代。 添梅几树花:梅花树上的花朵被雪所增添。 戏堆朝作兽:早晨堆雪像野兽一样凶猛。 满掬夜煎茶:晚上用雪水泡茶。 乘兴山阴客:趁兴致去山阴游玩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的七绝,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花纷飞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