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戎分壤处,雪岭白嵯峨。
万古消不尽,三秋积又多。
寒光欺夏日,素彩烁天河。
自笑经过客,相看鬓易皤。

【注释】

雪岭: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苍山,因山上终年积雪而得名。

分壤:分封土地之意。这里指华族与戎族分治。壤,土、地、土产等。

嵯峨:高峻的样子。

消不尽:用尽、耗尽的意思。

三秋:农历九月为秋季之始,故称。积又多:积聚又多。

寒光欺夏日:形容太阳虽在炎热的夏天,却被雪山所遮,无法直射,所以有冷的感觉。

素彩:白色,这里指白色的云朵。烁:闪烁。

自笑经过客:嘲笑那些从远方来的过客。

相看鬓易皤:看着彼此的头发都白了。皤,花白的发丝。

【赏析】

此诗以咏山著称于世,而“雪岭”一题尤为人所注意。全诗五言四句,首二句写雪岭之巍峨壮丽;后二句写雪岭之高峻险要,不可逾越。诗人以雪岭喻人,既写出其高峻难越的特点,也暗寓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叹。

首联“华戎分壤处,雪岭白嵯峨”,是说华族与戎族分守一方,而白雪皑皑的雪岭则矗立在那里。这一句中,“雪岭”既是自然景观,也是历史见证。在历史上,雪岭不仅是一道天然的风景线,更是中华民族的分水岭。它见证了华戎之间的分野,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同时,它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颔联“万古消不尽,三秋积又多”,则是对雪岭特点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消不尽”和“积又多”并非字面意思上的消失和增加,而是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它们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底蕴。

颈联“寒光欺夏日,素彩烁天河”,进一步描绘了雪岭的景象。这里的“欺夏日”和“烁天河”都是夸张手法,但它们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雪岭的壮丽与神秘。它们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雪岭的美丽与震撼,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

尾联“自笑经过客,相看鬓易皤”,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里的“自笑”和“相看”都不是简单的自我调侃或者互相欣赏,而是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与无奈。它们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与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雪岭的描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时光,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