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注释】 自述:指诗人的自白。 陈编:旧书、陈旧的书。 穷物理:探索自然的道理。 朗悟:明澈通达。 坐来:坐下来。万想灭:无数的念头消失。 灵府:指心灵、精神境界。 良友:好朋友。 悁悁:忧思的样子。 【赏析】 《自述》,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借“自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分为四节,每一节都通过不同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世界。 第一节
【注释】杂咏:即《杂诗》。威凤:指凤凰。五彩:指其羽毛色彩鲜艳华丽。“奇”通“琦”,珍奇。“歘(xū)”同“欻”。长风:强劲的东风。“误落”是说被风吹落,不是有意的。天南陲:指南方。“朝食”、“暮栖”、“八极”都是指高远之处。凌:升到。斥鴳:一种小鸟,这里比喻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雄健的气势,写凤凰在南方的栖息生活。首句写威凤之形,次句写威凤之性,三、四句写威凤之栖,末句写威凤之志。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我就像飘荡的浮云一样,生活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我骑的是龙媒马,走遍万里,不愿和那些驽骀一样的庸碌之辈同群。自从周朝的制度被废弃,《诗经》与《尚书》等古代文献也就不再被人重视了。我想效仿先贤们,让自己的名声千载之后还能留传下去,让清正廉洁的风气永远流传下去。 注释: 1. 狂世等浮云:指世俗世界像飘荡的浮云一样变幻不定,没有固定的方向和目标。狂世指的是浮躁的社会风气
答东白叶徵士 至宝惟人材,所宝非全璧。 缅怀古圣贤,頫仰流汗赤。 龙媒日千里,远道如所适。 一鸣万马喑,见之皆辟易。 伯乐虽相知,不辨骊黄色。 斯人去我久,千载犹旦夕。 伟哉东白翁,平生数亲炙。 南望吹箫台,矫首空叹息。 何时一相见,斗酒浇胸臆。 醉酒且勿言,中心期饱德。 【注释】 至宝:最有价值的东西。比喻人才。 缅怀:回忆。 古贤圣:古代的贤明君主和圣人。 俯仰:低头看天,仰头看地
注释: 1. 自述其一:这是第一部分,即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和感慨。 2. 吾闻汉中郎:我听说在汉朝时有一位名叫汉中郎的琴师。汉中郎是汉朝的一位著名琴师,他擅长弹奏各种类型的琴曲,其中尤以演奏《白雪》和《绿水》两首曲子最为出色。 3. 琴斲焦桐尾:琴被用刀削去琴尾的部分。这里指的是琴师为了演奏出更好的音调,对琴进行了精心的制作和加工。 4. 縆(huán)以朱丝绳,遗音中宫徵:将琴弦用红丝绳系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从形式、内容、手法等方面分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作答。题干中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首先应明确“写怀”一诗所抒发的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其情感内涵;最后指出诗人表达情感时运用的表达技巧。 (1) 人生有定分,胡为乱天常。尺土乃培塿,散樗非栋梁。观鱼慕庄子,御马思王良。丈夫贵知己,郁郁徒自伤。 译文: 人生自有定数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暖日浮烟翠欲消”: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充满暖意的春天画面,阳光透过轻烟,使得翠绿色的树叶仿佛在渐渐消散。这里的“暖日”和“浮烟”都传达了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而“翠欲消”则形容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盎然的感觉。 2. “四山空寂境萧条”: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四周的山峰显得空旷而寂静,整个环境显得有些萧瑟
【注释】野老:指隐居的人。何:多么,如何。团形:指草木团聚成块状。大块:大地。林居:指山野中的居所。玩:欣赏。清景:美好的景物。悠然:闲适的样子。幽兰:幽香的兰花。伍:《诗·大雅·卷阿》“萧艾既扬,行道迟迟。”《传》:“伍,众也。”萧艾:指丛生的艾草,古人以为有香气。徒:徒然,白白地。感慨:感叹、慨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注】 “顾我衰颜肯再妍”:顾,看。衰老的容颜,怎会重新变得漂亮? “白驹过隙叹流年”:白驹,喻指时间。过隙,形容时间流逝很快。叹,感叹。流年,即时光。这里指岁月易逝。 “山中剩有诛茅地”:山中,指隐居的地方。诛茅地,用茅草盖成的小屋。 “洲上宁无种橘田”:洲,泛指小洲、沙州等水中或湖中小块陆地。种橘田,种植橘子的土地。 “天姥遥连双阙下”:天姥,传说中的山峰名。双阙,皇宫前的两座楼观。
【解析】 此诗以古喻今,借羲和鞭六龙、读书无成等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首联“羲和鞭六龙,白日不我待”,用神话传说中的羲和驾驭六龙,太阳运行不停来比喻自己勤于学习,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不等人,自己却一事无成,白白地浪费了青春年华。第二联“读书竟无成,坐惜朱颜改”,说自己虽然勤奋读书,但终究没有取得成就,只能徒然惋惜自己的容颜一天天衰老下去。第三联“长安夸斗鸡,豪华岂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