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自况拟古其三 人生天地间,倏若尘栖草。 恨无大药资,容颜岂长好。 白璧终销毁,青松亦枯槁。 饮酒且放怀,毋为叹衰老。 注释: 1. 自况:诗人以自身经历为鉴戒,抒发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2. 拟古:模仿古人的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其三:这是第三首诗,与第一、二首诗相比,这首诗更注重表现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4. 倏(shū):忽然,迅速。 5. 尘栖草:比喻人生如同尘埃般渺小而短暂。
风波在平地,世路几瞿塘。 自况拟古 其一:诗人以“风波在平地”比喻自己遭遇的挫折与困境,以“世路几瞿塘”比喻自己的道路艰难曲折。这里用“自况”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怀哉贤哲人,千载能留芳。 悬知萧艾多,不比猗兰香。 老翁聊自笑,发短心甚长: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有志向远大,希望像历史上的贤哲那样,留下千古佳话;然而,他也深知现实中的许多小人,他们的品德败坏
【注释】 绝顶:山的最高处。蔡伯恭:作者的朋友。西岑:指西山,即今之终南山。 天风:指凛冽的寒风。阑干外:指山的外面。万井人家图画中:指山下的田园景色。 宿雨乱滋岚树碧,朝暾深浴海波红。 宿雨:经过一夜降雨。岚:山林之气。朝暾:早晨的阳光。 我来欲访香山社:我来到这里想去拜访香山社。 远公:即慧远大师,东晋僧人。曾住庐山名东林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与王羲之等游集,常于会上饮酒赋诗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叹春天的词,上片写春日所见之景,下片写春日所感之情。全词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写来寄托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无边”二字写出了花柳的繁盛,“竞芳”二字写出了花开得热闹非凡。“醉眼”二字写出了作者陶醉于春光之中,流连忘返。“几度新”写出了作者看花的次数之多,可见对春的喜爱之深。“今日”一词点明了时间,与上句“春日”相对应。“曲江风景别”表明了离别的时间是在春天,因为春天景色宜人
【注释】 月明:月光明亮。乌:乌鸦。徒:白白地。徂(cú):逝去,消逝。双雪鬓:两鬓皆白。城郭:指京城。穆生、张翰:分别指汉代的贾谊和三国时的张翰,都是辞官归隐的贤人。衰晚:年老。樵苏:砍柴采野菜。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清秋月夜怀念古人,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抒怀旧之情,全篇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写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何处乱啼乌”,是说自己独坐无聊
【注释】 自叹:诗人以“自叹”开头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内心的悲愤。 匠石:指木匠雕刻技艺高超的人,此处借指能工巧匠。 弃樗散:指舍弃无用之物,比喻抛弃无用之人。 不材:指不成材,没有能力的人或物。 玷簪裾:玷污了帽沿。簪是古代男子戴在头发上的一种长针,用以固定发髻。 家贫:家境贫穷。 千金帚:形容家中有一把价值千金的扫帚。 国难:国家危难。 总戎师管葛:总领军队,掌管军事
凉风袅袅晚秋天,潮落双门缆客船。 九陌黄尘蓬鬓底,一篱香露菊花边。 故乡鲈鲙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不道分携成远别,几时林下细谈禅。 注释: 1. 凉风袅袅晚秋天:凉风阵阵,吹过晚秋的时节。袅袅,形容微风轻轻的样子。 2. 潮落双门缆客船:潮水退去,双门的码头上停泊着待发的船只。缆客船,指的是停靠在码头等待乘客的小船。 3. 九陌黄尘蓬鬓底:在京城的九条大街旁,黄色的尘土覆盖着人们的头发。
访双溪上人不遇 双涧萦回石径微,烟岚分翠湿人衣。 松林夜静鹤初睡,花院日长僧未归。 万里云霄飞锡远,半江风浪渡杯迟。 无缘相见空相忆,自叹心期与愿违。 注释: 1. 双涧萦回石径微:双涧,两条小溪;萦回,曲折环绕;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微,微小。 2. 烟岚分翠湿人衣:烟岚,指山中的云雾和山岚;分翠,形容色彩鲜明;湿,沾湿;人衣,人的衣物。 3. 松林夜静鹤初睡:松林,指松树成林的地方;夜静
幽寻杖策绕林泉,随处遨游兴洒然。 曾向山中招隐士,欲来海上候神仙。 云深丹灶长瑶草,水满石池生碧莲。 薄暮凭阑时送目,白鸥飞雪点江烟。 注释与赏析: - 幽寻:寻找幽静的地方。 - 杖策:手执拐杖,表示步行或旅行。 - 随处遨游:随意游览。 - 兴洒然:兴致盎然。 - 招隐士:邀请隐居的人。 - 候神仙:等待成为仙人。 - 云深:云雾缭绕。 -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 瑶草:一种珍贵的草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象和情感。 诗句注释: 1. 门外曾无长者车 - 意指门前没有尊贵客人的车驾,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落寞。 2. 一身奔走岂安居 - 表达了诗人四处奔波、不得安宁的心情。 3. 谁怜杜老常为客 - 杜甫以漂泊不定的生活为常,这里诗人用“杜老”自比。 4. 我怪洪乔不寄书 - 洪乔(陶洪)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