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春日 春来锄药圃,客去掩柴扃。 衰鬓不重绿,好山依旧青。 微名空自绊,大梦几时醒。 已悟身如寄,乾坤一旅亭。 注释 1. 春来锄药圃:春天来了,我锄草种药。药圃,种植药材的园地。 2. 客去掩柴扃:客人离开后,我关上柴门。客去,客人离去。扃,关闭。 3. 衰鬓不重绿:我的白发不再像春天一样焕发生机。衰鬓,形容人的衰老之貌。 4. 好山依旧青:美丽的山峦依旧翠绿。好山,美好、美丽的山峦。 5.
【注】简雪:诗人自称其诗。上人:僧人。意行:意即心,指内心活动。鼎出金芽细:以鼎烹茶,茶香四溢,故曰鼎出金芽细。盘堆紫蕨肥:用紫蕨做成的菜盘里堆满了绿肥,形容食物丰盛。指日悟禅机:佛家认为一切皆空,故云指日悟禅机。 译文: 心境宁静无杂念,随意走走柴门旁。 鼎中烹出金芽细香,盘中堆起紫蕨肥厚。 观云思归忘世忧,指日可待悟禅理。 比陶渊明还快乐,醉后重游尽享受。 赏析:
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称为大年夜、岁除之夜或岁除夜。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这首诗《除夕》的作者朱希晦通过描述麒麟在灵圃的景象,象征着吉祥和平,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诗中的“麟”是一种神兽,通常被视为瑞兽,代表着好运和权力,而“在灵圃”则暗示了其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的宁静生活。此外,“瑞世为祯祥”意味着这种祥瑞之兆预示了一个盛世的到来。
注释: 屋外梅花的色泽,篱边涧水潺湲。 竟夕(整晚)诗翁睡著,不知雪满前山。 皪(xiè): 指梅花的颜色。 潺湲(xuān'yuán): 水流声。 皪: 这里指梅子成熟后的红色。 皪: 形容梅子红润如血的样子。 潺湲: 形容溪水流的声音。 皪: 形容梅花开时颜色艳丽如血。 皪: 形容梅花开放时色彩鲜艳如血。 皪: 形容梅花开放时色彩艳丽如血。 皪: 形容梅花开放时色彩艳丽如血。 皪:
注释: - 虚闻将帅拥彤戈:听说将帅手中都握有红色的兵器。彤,朱红色;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勇锐谁如马伏波:勇猛锐利的人谁能比得上马援? - 几处烽烟连夜急:哪里的烽火连夜在燃烧?烽,古代用于报警的烟火信号。 - 四郊风雨向秋多:四周的天气像秋天一样多雨。 - 最怜绝汉歌《黄鹄》:最可让人怜惜的是汉代的《黄鹄之歌》。 - 却怪长安餍紫驼:我却奇怪为什么长安城里的人们只满足于吃羊肉。 -
【注释】 桑落:指桑叶落下,泛指秋天。谁家:哪家。酒:美酒。荷蓑:荷叶作的雨具。客子:旅居他乡的人。斜日:太阳偏西时。江楼:临江的楼台。凉天:寒冷的天气。鸿雁:大雁。归:返回。 【译文】 秋风萧瑟,是谁家酿造的佳酿?我披着荷叶做的蓑衣在异乡漂泊,无衣可换。斜阳照着江边的楼阁,北边眺望;寒冷的天里大雁南飞归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游子在秋日黄昏时分,站在江楼上远望的情景。首句“桑落谁家有酒”
秋日客怀 百岁光阴石火,几番世事云萍。 百岁如逝水之流,时光迅速流逝,如同石火一般转瞬即逝;几度世间浮沉,如云中浮萍,随风漂泊不定。 试问谁人有药,能医白发重青? 在世间寻觅那能令青春恢复的良药,却不知何处可寻其踪。 注释: - 百岁光阴石火:比喻时间短暂,如石火般迅速消逝。 - 几番世事云萍:指经历过多次世态炎凉和人事变迁。 - 白发重青:希望岁月可以倒流,让青春重现。 - 谁人有药
秋日客怀 【注释】:梧叶声中夜雨,桂花香里秋风。 巢幕偏惊客燕,寄书不见征鸿。 赏析: 这首诗以景抒情,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相当好。诗的前两句“梧叶声中夜雨,桂花香里秋风”写客居他乡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都引起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梧桐叶落,夜雨潇潇,是秋深时令的景象;而桂花开放,香气四溢,也是秋天的特征。这两句既写出了季节特点,也写出了诗人的感受和所处环境。后两句“巢幕偏惊客燕,寄书不见征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谢一源禅师的山水禅修场景以及他与王昌龄的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 1. "道人来蜃江,移席秋夜深。" - 注释:道人来到蜃江(一种海市蜃楼现象),在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夜色渐深。 - 译文:道人来到了蜃江这个地方,我们在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了,夜色渐渐深沉。 2. "天高明月出,清辉浴波心。" - 注释:天空中明亮的月光照耀出来,月光的清辉洒遍波涛的心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树暝烟生绝壁,瀑流雨洒虚潭。 这句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景象。"树暝烟生"意味着树木在傍晚时的雾气中显得朦胧不清,而"瀑流雨洒"则形容瀑布如细雨般洒落在空旷的潭水之上。"绝壁"和"虚潭"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 - 他日来寻懒瓒,枯禅还许同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及对禅宗思想的领悟。"懒瓒"可能指的是某个禅宗高僧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