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注释】 《刘休休病起》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刘休休在南山卜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日长门外堪罗雀,水满溪头好钓鱼:意思是“日子长了门外可以养鸟雀,水流满溪头适合垂钓”。 脱粟饱时过禁脔(liǎn):指用糙米煮饭,吃粗粮。 杖藜行处当安车:意思是“拄着拐杖行走之处应该备有小车”。 家僮忽报长须至,喜接平安一纸书
译文: 白发的老园丁喜欢种菜,随意教授子孙种植方法。 土地肥沃时要培养根基,镰刀无情切不可误伤嫩根。 葵藿不能作为美味佳肴,韭菘粗俗足以满足盘餐。 如今吞食腥臭之物,谁又知晓芳鲜的味道独自完满? 注释: - 寓兴:以种菜为题材的诗。 - 白发园丁:指年纪大的老人,园丁通常指园艺工作者,此处泛指年长的劳动者。 - 谩(mán):随意、随便的意思。 - 土膏有力:意指土壤富含养分。 - 培本
【注释】 寓兴:寄情。 山中无别事,诗酒作生涯。 ——在深山里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以作诗喝酒为生。 鬓雪空催老,何由驻日车? ——白发已把鬓发染白,但时光却不会因诗酒而停留。 【赏析】 此诗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点明“居无别事”,意谓身在山中,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因而可以“以诗酒为生涯”。颔联是说白发徒增,年华易逝,岁月如流。颈联进一步写岁月流逝
【注释】 1)澒洞:指风尘浩荡。 2)桴(fú):古代一种木筏子,用来渡河或渡江水。 3)楫(jí):船桨,用来划船。 4)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时局的忧心。首句“风尘犹澒洞”,点明社会动乱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次句“江海转深沉”则表明这种动乱已经波及全国。第三句“不作乘桴兴”,是说在这种形势下,作者并没有去寻求避难的地方,也无意投身江海之中。最后两句“徒怀击楫心,何日当见明
《述怀寄刘休休居士》是元代朱希晦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滋味以及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云绕青山水绕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山被云缭绕,溪水潺潺流淌。这里的“云”与“青山”、“水”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到那份静谧和安宁。 2.
【注释】 霜树萧萧万叶丹:霜打后的树叶一片片地变成了红色。 谁怜倦客尚江干:谁怜惜我这个疲倦的游客仍在江边? 性情每向诗中写:我的性格经常在诗歌里表现出来。 勋业何须镜里看:功名事业用不着镜子里面照。 万里江山秋月老:万里河山被秋月映照得更加苍老。 一天星斗夜光寒: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夜晚的光寒气逼人。 近来满目多荆棘:近来看到到处是荆棘丛生,比喻世道险恶。 始信人间行路艰
【注释】 承恩:承恩宠。入禁闱:进入皇宫的内廷。儒林:指读书人,儒士之林。光辉:光彩照耀。九重:指天子居处,这里指朝廷。旭日:初升的太阳。金殿:皇帝的朝房。五色春云:五彩缤纷的天空。都门:京城的大门。祖饯:送别。二疏:指《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忧懈怠”和“戒奢靡”,后泛指奏章、奏本。陇麦肥:庄稼长得好,指生活富足。东皋:东郊。 【译文】 回想当年受恩宠进官廷,儒林中顿时光彩夺目。
【注释】 次韵谢东白叶先生: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这首诗中称赞了谢东白的人品。“次韵”即和别人的诗,是应人之作。谢东白即谢灵运,字季次;他曾任过庐陵内史、永嘉太守等职,官至侍中。叶先生是他的别号,叶是避讳字,古人避皇帝名讳改称其字。三径归来细竹斑:语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曰:‘为孔丘。’曰:‘是何人也?’曰:‘吾友也
次潘北山郑叔允韵 闲来兴趣倍清新,自爱青山作主宾。 天上几时停白日,世间何处避红尘。 莺花满目娱佳景,鸡黍同盟忆故人。 笑我年衰才较拙,敢将一曲和阳春。 注释: 次潘北山郑叔允韵:这首诗是在应和潘北山的《郑叔允韵》之后所创作的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 闲来兴趣倍清新:在闲暇的时候,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心情也变得特别愉悦。 自爱青山作主宾
【注释】 九衢:指京城的大路。寄适庵:作者在京城所居之屋名。李先生:即李适庵,作者的友人。一隙驹阴:一匹骏马从车中疾驰而过的情景。清兴:高雅的兴致。山尊:指山间酒樽或酒壶。悬知:料想。李白、秦青:都是古代善作诗能歌的人。荣名:功名。身外事:身外之事,指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耕云:指隐遁山林。岩阿:山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李适庵的。诗的开头两句写京城车流如海,人烟稠密而尘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