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龟年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应了解全诗的内容和思想。“袁人思君侯,事事皆甘棠”,意思是说,在袁州的人们思念你,事事都像甘棠一样美好;“君侯亦念之,疾苦如己伤”,意思是说,你也思念着我们,就像你自己受伤一样痛苦;“向来趣引输,诏许仍旧章”,意思是说,以前你曾请求将我调到别的州郡任职,皇上答应了你的请求;“抗疏论不足,古人所未尝”,意思是说
注释: 送刘寺簿知衡州:送你去做衡阳太守。 刺史官已尊,郴左郡尤古:刺史的官位已经很高了,而郴州的左郡更是古老。 太常墨庄家,帝命分竹五:太常的墨庄主人,皇帝命令他分配五根竹子。 扶摇负劲翮,巨浸落双橹:大鹏展翅高飞,巨大的湖面上落下了两只船桨。 谁能极所至,千里看举武:谁能到达那里,千里之外就能看到你的英勇。 纷纷轓两朱,局局印一组:络绎不绝的车马,都带着红色车盖,每一局都有一印。 世无元道州
【译文】 新蝉在高柳上鸣叫,轻鸥在晴天的江面上嬉戏。我随家人作长途远游,酷暑炎热,哪里方便呢?武昌是古都,形胜之地,有两州之重,有烽火台的设置,有军备和民居交错之处,有敌情烽火照耀边疆。朝廷重视地方长官,更需地方官治理得中正贤明。你身为君侯,文章写得好,班固、司马迁也不敢与你并驾齐驱。墨庄子是你的门人,他种的庄稼已经收获几年了。你的文章出人意表,独得天理之道。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悠然静中春
【注释】 富贵不可求,名节可不修。 韩公三上书,所愿略不酬。 柳子百世文,莫洗一日羞。 要须外无累,乃免罟获忧。 青青最高松,藤萝所绸缪。 繁阴岂足羡,试看风露秋。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三年(808)。作者因被贬而作,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首: 富贵不可求,名节可不修。 韩公三上书,所愿略不酬。 柳子百世文,莫洗一日羞。 要须外无累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诗的大意是:秋风扫过梧桐树,岁月如梭逝水流。趁年轻时建功名,君子行役志不移。朝廷急需贤良才,黼座空席盼人才。庙堂巍峨望英杰,留客共话心难离。谁为君献美兰言,亦有子公助力推。怀揣墨绶喜颜色,宰邑世情难自持。指作富贵厄难当,百里岂摈斥高官?虽无槐鼎贵显身,代天职事任重责。人方努力办事中,声誉已显赫天下。公独安守常常心,静观物议定是非。岂止比较寻尺长
【注释】 1.别张袁州:告别张袁州。张即指张说,字子慎,开元中为相,封许国公。 2.爱民:爱惜百姓。 3.发用:施用、使用。非己私:不是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 4.齐王:指唐玄宗,因玄宗曾封李林甫为“仲兄”,故称。累:使……劳累;劳。 5.小大移:大小不同,而使动移。 6.冠履:冠和鞋子,代指官服和仪节。贵贱:尊贵与卑贱。 7.痛痒一体随:比喻彼此间关系密切。 8.定理:事物的法则
翻译与注释: 1. 用民如用马,可御不可驰。 - 译文:治理人民就像驾驭一匹马,要能够控制而不能放纵。 - 注释:这里使用“驭”和“驰”来比喻管理民众的方式,强调的是稳定、控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2. 论人如论医,贵常不贵奇。 - 译文:评断人才应该像对待医生一样,重视常规而非奇特的才能。 - 注释:这里的比喻是将评价人才比作治病救人,强调了对人才的评价需要基于其实际能力
诗句 1. 治邑即治家,爱民如爱己。 2. 不须驰广莫,观远自近始。 3. 君才成风斤,鼻垩有馀地。 4. 吾言尚敢狂,快处须反视。 译文 1. 治理县邑就是治理家庭,爱护百姓就如同爱护自己一样。 2. 不必急于驰骋在广袤的田野上,而是从远处看,事情的开始就在近处。 3. 你的才能就像一把锋利的风车斧头,你的才华已经足以胜任任何工作。 4. 我的话虽然狂妄,但是只要你能够反思
理财并非空谈,简讼在于谨慎开始。 林繁去除冗根,卮漏无溢水。 此理值得观赏,妙处要深体。 岂惟宰一邑,天下亦如此。 注释: - 《送庐陵李宰养直之官兼呈刘寺簿四首》是一首五言诗,共四章,每章由四句组成。 - 理财:治理财政。非凿空:不是空洞的说教。简讼:简化诉讼。在谨始:从谨慎开始。 - 林繁:指森林茂盛。去冗根:去除不必要的枝条。卮(shī)漏:指倒置的杯子,比喻没有溢出的水。 - 此理
注释: 1. 澡身有至理,面垢吾能索。 - "澡身":清洗身体。 - "至理":最合理的道理或法则。 - "面垢":脸上的污垢。 - "能索":能清除。 - 整句诗的意思为:清洗身体有最合理的道理,脸上的污垢我能清除。 2. 负背肤所受,非人孰湔涤。 - "负背":背负。 - "肤所受":肌肤受到的。 - "湔涤":清洗,洗涤。 - 整句诗的意思为:背负着肌肤所承受的东西,不是别人谁又能洗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