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注释: 1. 泽国东南郡,迢迢接会稽:在东南的泽地中有一个郡,与遥远的会稽遥遥相接。 2. 人烟逢海断,山木与云齐:人们所居之处被大海隔断,山上的树木也与云雾平齐。 3. 夜汲分波月,晨征候店鸡:夜晚去打水时月光洒满水面,早晨赶路时听到店中的报晓鸡声。 4. 却愁孤锡返,草暗竹房西:却因忧虑这孤独的使者要回到家乡,而让那茅舍四周的草木显得阴暗,竹屋也显得幽静。 赏析:
蟋蟀 西风吹蟋蟀,切切动哀音。 易入愁人耳,难惊懒妇心。 寒灯孤馆外,秋雨古城阴。 听极无由寐,终宵费苦吟。 译文: 西风吹过蟋蟀,发出凄凉的叫声,容易进入人的耳中,使人感到忧愁;但很难使懒散的人感到惊慌。在寒冷的灯光下,孤独的旅馆外面,秋天的雨水打湿了古老的城市。听了很久没有睡意,整夜都在苦苦地吟诗。 注释: - 蟋蟀:一种昆虫,通常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夜晚出来活动。 - 西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寂历村桥畔”,寂历:寂寞冷落。村桥:村落旁的桥。寂历村桥畔,形容村桥边景色寂静冷落,荒凉破败的景象。 “夷犹野望时”,夷犹:徘徊、迟疑不决的样子。野望:郊野眺望。夷犹野望时,形容在郊外眺望时,犹豫不决,徘徊不定。 “路长征骑疾”,长:远;疾:快。路长,说明马跑得快。 “风定去帆迟”,风停
【注释】 生无轩冕志:活着时没有高官厚禄的志趣。轩冕(古代卿大夫所戴的一种帽子,代指显贵),周粟:周朝的俸禄。 老不释渔竿:年老时也不放下钓鱼竿。释:放下。 对食惭周粟,纫衣尚楚兰:吃饭时感到惭愧,因为吃的是国家周朝的俸禄;穿的衣服还是楚国的兰草做成的。兰草:一种香草,此处用以形容衣服。 江城犹雨雪,花柳政春寒:江城的天气仍然像冬天一样寒冷,春天的花柳也被冻得凋零。 穷达皆由命,初非行路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并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表达效果。然后根据注释中的解释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内容,再进行赏析。 “壮气干牛斗,孤怀凛雪霜。”这两句的意思是:荆轲豪情冲天入云,他满怀壮志,面对严寒的风霜而毫不畏惧。 “只知酬太子,不道负田光。”这两句的意思是
邓隐君牧 标格类孤鹤,翩然独往还。 译文:他的志向和气节,就像一只孤独的鹤,自由自在地飞翔,独自往来。 注释:标格,志向;类,比作;翩然,轻盈自如的样子;独往还,独自来往。 赏析:这句诗用“类孤鹤”比喻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气节,表达了他追求高洁、独立自主的品质。 弹琴坐白石,把酒看青山。 译文:在白石上弹奏着琴,看着青翠的山峦。 注释:弹琴,弹琴奏乐;坐,坐下来;白石,白色石头;把酒,举杯饮酒;看
【注释】 兹游:这次出游。无伴侣:没有同伴同行。远树:远方的树林。依依:形容树木繁茂,枝条繁多的样子。日落:太阳即将落山。征帆:出征的船帆。天寒:天气寒冷。过客:旅途中的行人。断云:被风吹断的云彩。随竹锡:随风飘荡着。竹锡,指寺庙中燃竹作成的香,随风而动,故称竹锡。残雪:未融尽的雪。麻衣:用麻布制成的衣服。应渡西湖去:该渡过西湖了。应,应当。翠微:青翠的山色。 赏析:
【注释】 杨花:即柳絮,柳树的种子。霏微:细密的样子。萍: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和雨点人衣:沾着雨水落在人的衣服上。 【赏析】 《杨花》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抓住杨花飘落的特征,描绘其轻盈飘忽的形态,以“带泥”“粘燕嘴”“点人衣”的动态描写,写出了杨花的飘飞状态,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美好事物难以挽留的感叹之情。全诗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鲜明,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居 栖迟寄穷巷,不异住荒村。 寒草生枯树,秋苔上败垣。 众山皆绕郭,一水独当门。 抱瓮非吾事,乘闲学灌园。 注释: 1. 栖迟寄穷巷:形容生活的贫困和孤独。 2. 不异住荒村:没有什么不同,与住在荒凉的村庄没有区别。 3. 寒草生枯树:指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4. 秋苔上败垣:指墙边的秋草覆盖了破败的围墙。 5. 众山皆绕郭:周围的山都环绕着城郭。 6. 一水独当门:一条小河独自流过大门
红药花开春欲归,绿杨阴暗燕争飞。 晚来一阵东风雨,又送馀寒上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