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注释】 寄中峰长老:诗题是写给中峰的一首长诗,故称“寄”。寄,托付。 中峰峰顶寺:指中峰山的寺庙。中峰山在江西庐山南。 长忆旧游时:长久怀念过去与师父一起游玩的日子。 云暝鹤归急:天色昏暗,大雁归来急促。暝,同“冥”,昏暗;归,归巢。 山深月到迟:山深的地方,月亮到来得晚。 乱藤悬雨壁:藤萝缠绕着雨后的墙壁。乱藤,形容藤蔓缠绕的样子。 坏帛挂风枝:风吹断的布条挂在树枝上。坏帛,破旧的布匹;风枝
【注释】 1. 中上人:僧人。里:故乡。 2.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相留:挽留。无计:无法可施。欲别:即将离别。手重携:双手紧紧地拉在一起。 3. 客路:客居之路。连愁远:连绵不断的忧愁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4. 乡山入望低:家乡的山岭渐渐变得低矮了。 5. 野花秋寂历:秋天野花凋零落尽。秋寂历:形容草木凋谢的景象。 6. 江草晚凄迷:傍晚时分,江边草地显得凄凉迷蒙。 7. 旧隐
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 注释:大雁的叫声在五云(天上的云雾)之间飘荡,我带着月色回到家中的柴门,但夜还没有关。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 注释:寒冷的气息只是伤害了普通的草木,秋风难以改变旧日的山河面貌。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闲。 注释:孔子好学不图名利不求隐居,陶渊明辞去官职为了享受悠闲的生活。 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注释:就像天上的桂花一样
岁晚二首 兰若依城市,萧条门巷深。 夜阑春漏断,窗近晓寒侵。 书幌无灯火,禅堂有磬音。 几番清梵罢,红日上遥林。 注释: 1. 兰若:佛教语,指寺院。2. 城市:指繁华的城市。3. 萧条门巷深:形容寺院的门前和小巷非常寂静、冷清。4. 夜阑春漏断:夜晚已经很深了,春天的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器)也流尽了水。5. 窗近晓寒侵:早晨的时候窗户被寒冷侵袭。6. 书幌:指书橱。7. 禅堂:指佛塔。8.
这首诗描绘了霜后初秋的景色和意境,通过对风中落叶、云、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 1. 陨叶:意为秋天落下的叶子。 2. 霜后色初变:霜降之后,叶子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 3. 风高始乱零:风高的时候,树叶开始被吹散。 4. 和云流远涧:云与树叶一同流落到远处的山涧。 5. 杂雨下空庭:雨点落在空旷的庭院里,声音嘈杂。 6. 扫处兼僧影:落叶飘落时,也映照出寺庙的影子
【注释】 名山:有名的山。不肯住,自欲老深云:不愿意住在山上,要一直住在深深的云层里(指高高的山林中)。 凿翠:凿开翠绿的山石。通虚牖(yòu):打通了山中的空洞。 锄荒:锄去荒芜的地方。 花开留客醉,果熟与猿分:花儿开放时挽留客人喝醉酒,果子成熟后与猿猴共享。 更莫逃幽隐:不要再逃避隐居。 音书难重闻:消息和书信难得再听到。 【赏析】 此诗以答谢子封先生而作。诗人在《次韵和子封见赠》中曾说
晚望怀岩栖翁 晚望荒台上,孤筇手自持。 柳条擎雪重,溪鸟溯风迟。 枯草春还发,阴云冻不移。 何当高世者,来此共题诗。 注释: 1. 晚望荒台上:傍晚时分站在荒台上远望。 2. 孤筇手自持:手持一根独竹杖站立。筇,一种细长而直的竹子。 3. 柳条擎雪重:柳树的枝条上积满了雪花显得沉重。擎,支撑,承受。 4. 溪鸟溯风迟:溪边的鸟儿逆着风飞行显得迟缓。 5. 枯草春还发
岁晚二首 陋巷寡轮鞅,开门对翠屏。 冰销春水绿,云尽晚山青。 袅袅来孤笛,荧荧见小星。 乱鸦栖已定,犹自步闲庭。 注释: 1. 陋巷寡轮鞅:在简陋的小巷中很少有人来来往往。 2. 开门对翠屏:打开门面对着翠绿的屏风。 3. 冰销春水绿:随着冰雪融化,春天的水变得碧绿。 4. 云尽晚山青:夕阳西下时,山峰被染成了青色。 5. 袅袅来孤笛:孤独的笛声缓缓传来。 6. 荧荧见小星:微弱的星光闪烁着。
【注释】 ①暝投:傍晚,天色已晚。云际:指云中。 ②深殿(diàn):指山寺深处的殿堂。一灯微:一盏灯光微弱。 ③出:出现。 ④涧声:指山涧的水声。经雨急:经过一场雨水。 ⑤林影:指树林的影子。入秋稀:进入秋天后显得稀疏。 ⑥明发:天明。寻征道:寻找前往京城的路。还愁:仍然担忧。露湿衣:衣服上的露水湿了。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赴京途中,宿于山寺,次韵子封先生之作。首联“暝投”点明时间是在傍晚
注释:我们分别已经很久了,但相互思念却好像很多时间。以后相见的日子将在哪一天?重聚的时间也提前做好安排。傍晚的微风卷起波涛,皎洁的月光照在高高的树枝上。寄语同人说,我的诗翁的头发已经花白。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两联回忆与友人的离别和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后两联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再次相见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