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春日至钱塘阻雨首寄山村先生客窗灯暗曙钟残,泥潦从衡路未乾。满目云山留我好,一楼风雨见君难。湖边雪尽梅应早,吴下春迟麦尚寒。南渡耆英久寥落,岂知犹有故衣冠。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注释及赏析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注释: 1. 客窗灯暗曙钟残 - 注释:在客人的窗前,灯光昏暗,破晓时分的钟声已渐渐消逝。 - 翻译:我在客人的窗前,灯光微弱,破晓的钟声早已停止。 2. 泥潦从衡路未乾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月夜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阴虫切切啼秋露,凉月娟娟照夕风。 注释:阴虫是指蟋蟀,它们在秋天的夜晚鸣叫,发出凄厉的声音;“切切”形容蟋蟀叫声清脆而频繁;“秋露”指秋天的露水;“凉月”形容月亮清澈明亮;“娟娟”也是形容月亮的样子柔和美丽。“夕风”指傍晚的风。整句意思是: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叫着,月光明亮地照耀着傍晚的风。 鸾凤几曾栖枳棘,鸱鸮多是占梧桐。 注释
次韵山村先生二首 定起空山尚有星,悲笳杳杳上青冥。 注释:定起,即决定开始,这里指诗人决心开始写诗。空山,形容山高无人烟。尚有星,意味着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有星星闪烁。悲笳,悲伤的笳声。杳杳,形容声音遥远、模糊。青冥,天空。 壁间灯暗鸦啼树,池上月凉鱼闯萍。 注释:壁间,墙壁之间。灯暗,形容夜晚没有灯光,光线不足。鸦啼树,乌鸦在树上鸣叫。池上,指池塘边。月凉,月光清凉。鱼闯萍,鱼儿在莲叶上穿梭
子虚以湘竹杖惠予兼贶以诗遂依韵答之 【译文】 颁给山人的古竹筇,节间销尽泪痕红。 化龙定跃苍波里,伴鹤还腾碧汉中。 跬步安危存用舍,百年前却付穷通。 相应海国归来日,系乡船头取便风。 注释: 1. 颁:赠送。 2. 山人:指隐士。 3. 古竹筇:古代的竹子做的手杖。筇,一种可以当手杖的竹竿。 4. 节间销:节(竹子的一部分)间(中间)消失。 5. 销尽:完全消失。 6. 泪痕红:眼泪的痕迹
渔父 夕阳波上钓丝轻,风入蒹葭窸窣鸣。辞剑为怜逋客难,鼓桡曾笑逐臣清。数声竹笛湘江阔,一帽山花白发明。南北去来人自老,几多空抱羡鱼情。 注释: 1、夕阳波上钓丝轻,风入蒹葭窸窣鸣: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钓鱼的线儿轻轻地飘在水面上,随着微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2、辞剑为怜逋客难,鼓桡曾笑逐臣清:辞去了武器,是因为同情那些流落他乡无法回归的人;击船而行,是因为笑那些追逐名利、身不由己的臣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渐老襟怀岂易宽,强将诗句散愁端 - “渐老”表明诗人年纪渐长,岁月的痕迹开始显现在脸上; - “襟怀"指胸怀和志向,“岂易宽”表示难以轻易放宽; - “强将诗句散愁端”说明诗人尽管心怀忧愁,但试图以写诗来排遣这些情绪。 2. 黄花开后重阳近,白发生来万事难 - “黄花”通常指的是菊花,象征着秋天;“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秋夜独坐 解带坐盘石,翛然四体轻。 夜凉蛩语细,天净月华清。 孤烛明深殿,哀笳起废城。 寥寥尘境外,谁识此时情。 译文: 独自坐在盘石上解开衣带,身体轻盈自在,四周一片寂静。 夜晚凉爽,蟋蟀的声音细如丝线,天空晴朗,月光皎洁明亮。 孤灯照亮了深深的庭院,凄厉的胡笳声从废墟中传来。 在这宁静的世界之外,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此时此刻的心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孤独、寂寞情感的诗作
诗句释义 1 振策登危堞:指骑马或步行登上高高的城楼。"振策"是挥动马鞭的意思,"危堞"指的是城墙上的垛口,通常用于防御。此处描绘的是一种向上攀登的景象。 2. 东风雁北归:春风拂面,大雁正朝着南方飞去。这里的"雁北归"可能暗含诗人对故乡或远方亲人的思念。 3. 清江愁外阔:在清静的长江之畔,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愁绪。这里的"清江"很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附近的江河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儒释门虽异,诗书味颇同。 - 关键词: 儒释门、诗书 - 注释: 这里的"儒释门"指的是儒家和佛教,而"诗书"则特指中国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和《尚书》。 - 赏析: 诗人用"儒释门虽异"来说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观念上的不同,但同时指出"诗书味颇同",表达了尽管观点不同,但诗书之间的文化韵味是相通的。这种对比突出了一种文化多元性的理解。 2. 有心依涧壑,无意谒王公
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 注释:大雁的叫声在五云(天上的云雾)之间飘荡,我带着月色回到家中的柴门,但夜还没有关。 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 注释:寒冷的气息只是伤害了普通的草木,秋风难以改变旧日的山河面貌。 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闲。 注释:孔子好学不图名利不求隐居,陶渊明辞去官职为了享受悠闲的生活。 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注释:就像天上的桂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