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住
【注释】 苦雨 —— 形容雨水连绵不断。 积潦横流路不分,满空烟霭暗朝昏 —— 雨水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到处是积水。整个天空弥漫着烟雾,天色昏暗,看不清东西。 乌鸢跕跕堕荒圃,风雨潇潇失远村 —— 乌鸦和老鹰在乱飞,掉进荒废的园子里;狂风大雨搅动了遥远的村庄,使得那里的人无法安眠。 刍米贾腾愁白屋,管弦声沸醉朱门 —— 那些因雨水而无法收成的人们正为家中的粮食发愁
赠叔恭 负笈担簦计已灰,归来萧寺掩莓苔。 呼猿别涧曾抛果,放鹤他山得看梅。 樵径雪晴芒屩出,江桥风熟布帆开。 反思身外无穷事,不直窗间水一杯。 注释: - 负笈担簦:形容背着书箱,拿着行李出门远行,准备外出求学或做官。 - 归来萧寺掩莓苔:回到寺庙后发现门前长满了青草和莓子,显得有些荒凉。 - 呼猿别涧曾抛果:在离别时曾经向山谷中呼唤过猿猴,并将一些果实扔向山谷。 - 放鹤他山得看梅
【注释】 1. 春兴:春天的感想。 2. 冉冉:渐渐,慢慢地。 3. 暮:傍晚,日落时分。 4. 悠悠:形容时间缓慢而从容的样子。 5. 特地:特别,与众不同。 6. 道:说,表示推测。 7. 杏花:杏树的花。 8. 寒:指天气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春天将至而天却变冷了的景色。首句“冉冉春将暮”,写出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次句“悠悠日欲残”则写出了春天已过半
无照林亭 累土崇丘作小亭,手栽花木满林坰。 郡中高树已全绿,屋外远山才半青。 过眼荣枯荒圃草,到头聚散野池萍。 馀生但愿身长健,杖策时来对翠屏。 译文: 在无照的林亭里,我建造了一座小亭子,亲手栽种了花木,使得整个林地都充满了生机。 城中的高树已经全都绿了,而屋外的远山还只是一半的青色。 转眼间,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草木都已经凋零枯萎,而那些最终聚集又分散的野池中的浮萍也已经消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准确筛选、组合句子。“闲趁白云归”意为“悠闲地赶上白云归来”;“苔侵屐”意为“苔藓爬满了鞋子”;“攀松露滴衣”意为“攀着松树,露水洒在身上”。 【答案】 偶随流水出(偶尔随着溪水流出山来) 闲趁白云归(悠闲地赶上白云归来) 步石苔侵屐(踏着石头上的苔藓) 攀松露滴衣(攀着松树枝叶
【诗句释义】 1. 苍筤(āng)剪得出遥林:用苍老的枝条裁剪出远处的树林。 2. 架就危棚近壁阴:搭建起一个靠近墙壁的高高的平台。 3. 柔蔓未垂珠落落:柔美的藤蔓还未垂下,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 4. 短梢先挺碧沈沈:嫩树枝条首先向上挺直,颜色如同深绿色。 5. 月明乱影翻秋几:明月照耀下,影子交错在秋千上,犹如秋天的风景。 6. 露冷清声入夜琴:夜晚微凉的露水使声音清晰如琴声,仿佛是夜曲。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其内容和风格都与王维的《相思》诗相仿,都是写离愁。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解: - 经故人所居 “经”字在此处表示经过或拜访的意思。"故人"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熟人。“所居”指朋友的住处,也就是诗中的“桃花灼灼柳依依”所描述的风景。 - 桃花灼灼柳依依,院落荒凉昼掩扉。 “桃花灼灼柳依依”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桃花盛开,柳叶轻摆。然而,这美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春天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矮窗日月无今古,闭户争知春去来。 - “矮窗”指的是低矮的窗户,“日月无今古”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闭户”是指关闭门窗,隔绝外界,“争知春去来”则表达了人们无法察觉或理解春天的离去。 2. 清镜静临多白发,好花闲看半苍苔。 -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严陵台下水潺湲”,描述的是严陵台下面的河水潺潺流淌。这里的“潺湲”是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漠漠高风去不还”,描述了远处的高山和高风。这里的“漠漠”是指天空中云朵的颜色,给人一种空旷、遥远的感觉。而“高风”则是指山上吹来的清凉的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晴雪霏霏洒砌苔,浪蜂欲去更徘徊。 注释:晴朗的雪纷纷落下,落在台阶上的苔藓上。蜜蜂想要离开却又犹豫不定。 2. 空传淡影浮歌扇,不送寒香入酒杯。 注释:雪花飘落在空中,就像歌声一样轻盈。雪花没有进入酒杯,而是停留在杯子的边缘。 3. 陇首故人千里隔,江南驿使几时回。 注释:在北方的朋友相隔千里,我们无法相见。江南的邮差何时才能回来。 4. 翠禽莫怨高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