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三月十六日西湖闻杜鹃(三月十六日,我在西湖边听见杜鹃啼叫) - 日期和地点:在农历三月十六日,诗人在西湖听到杜鹃的啼叫声。 - 时间点:这一天,诗人在西湖边。 2. 才上苏堤闻杜鹃,杜鹃怪我在天边(我刚走上苏堤,就听见杜鹃鸟在天空中啼叫) - 地点:刚走到苏堤。 - 主体:我(即诗人)。 - 行为:走上/听见。 - 客体:杜鹃鸟(啼叫声)。 - 状态
【注释】杂诗十首其二:燕子、麻雀等鸟儿喜欢赞美高大的屋宇,虫子和小蚂蚁却喜爱腥膻的气味。野花引来蝴蝶飞舞,古树传来蝉儿鸣叫声。秋天百虫齐唱,春天百禽喧闹。翟公真暗事,喜怒形于色。 赏析:燕雀喜欢在高大的房屋下筑巢,而小虫子和蚂蚁却喜欢腥味,这是物以类聚。野花引飞蝶,古木来嘶蝉,是诗人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事现象。秋天百虫吟,春天百禽喧,则是指自然界中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各有各的生存环境
注释: 我是一位有才能的士人,但我志在隐逸,不为当世所容。虽然我有高官厚爵的荣耀,但我自己却不愿意接受。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胜任高位的责任。所以我想退隐山林,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但是我又喜欢自己的住所,所以我会在夜晚的时候唱出高歌,白天的时候吟诵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杂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抗议。作者以“明主不弃士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清敏当年宰宝唐,至今遗爱在甘棠。 注释: - 清敏: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称号,此处用作人名。 - 宰宝唐:意为在唐时期被朝廷重用。 - 遗爱:留下的恩情。 - 甘棠:指古代传说中的美好地方,此处比喻为值得怀念的地方。 译文: 清敏当年在唐朝被朝廷重用,如今他的遗爱依然留在了人们心中。 2. 税苗有例分三等,吏卒无因下六乡。 注释: - 税苗:税收的植物。 -
杂诗十首 其一 滔滔东流水,赴海无归期。 亭亭右转日,今兹复来兹。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虑复营营,恐为达者嗤。 注释: 杂诗:即五言诗中的古诗体。十首:指《杂诗》共十首。 滔滔:形容水流之大。无归期:没有回归的日子。 亭亭:高大挺拔的样子。右转日:太阳从西边落下。今兹:这个年头、今天。复:又、再。兹:此,这里指代今天。 寄:寄托。天地:指宇宙或人世。 百年七:一百岁。七十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和作用,最后写出自己的理解。 此诗是作者在西湖拜访林龙发时所作,描写的是访梅途中所见景色。首句“车马喧阗桃李村”,描绘了诗人行至桃花盛开的乡村时,看到的景象是人车喧嚷热闹非凡
【解析】 此诗作于元末。诗人在元末国难当头之际,不随流俗,寄情山水,以琴书度日,抒发了诗人在乱世中淡薄名利,追求高洁品格的思想情怀。 首句“琴书随分足生涯”,意为:只要自己喜欢,琴和书就是自己的生活来源,不必计较其多少。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大才能,但只要有琴和书就足够了,不必强求太多。 “只灌园畦亦自佳”,意思是说,即使只是简单地种植一些花花草草,也足以自娱了
【注释】茶饼:指茶叶。回文:回字的反写。纱窗:一种用纱编成的窗户。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一个清晨,诗人在静谧中醒来,看到外面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于是起床到院子里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沉烧处碧凝烟。”这两句诗是说,早晨起来,闻到了阵阵茶香;茶饼一嚼,香气便沁入心脾;又见太阳升起的地方,水汽蒸腾,像碧玉一般,弥漫了整个庭院。 “纱窗闭著犹慵起,极困新晴乍雨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将题目中要求的内容和诗句进行对照,找出二者相符的部分,即可得出答案。注意“顷刻”“兆灾祥”等重点字词的写法。 【答案】 译文:花瞬间开放,花瓣上闪耀着奕奕光芒,花间夹杂着奇异的文字,预兆着灾祸吉祥的来临。神仙的幻术从来就有,昔日韩湘如今是徐仲湘。赏析:这首诗以花为媒,通过花的盛开
兰坡过省 俯随缰锁就科名,可笑兰坡未苦清。 不管北山怨猿鹤,竟从南海掣鳌鲸。 赏延于世愧在我,思济斯民同此情。 轩冕傥来来则受,未来犹可以诗鸣。 注释:兰坡过省(即科举考试通过),俯随缰锁就科名,可笑兰坡未苦清。意思是,我俯首顺从缰绳束缚而获得科名,真是可笑啊,兰坡(李德裕)没有经历太多的困苦就可以成功。 不管北山怨猿鹤,竟从南海掣鳌鲸。意思是,无论在北方的大山中有怨言的猿和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