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 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 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 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故人金华省,肃穆秉天机。 谁念江汉广,蹉跎心事违。 注释:襄阳:古郡名,今属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汉江下游,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岑侍郎:指岑参(约715年—770年),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与政治家,本名徐灿,字号仲文,南阳郡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市)人。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与高适
【解析】 本诗是一首应制诗,内容为:丞相登上前府衙,尚书开启旧林门。式闾彰显明主睿,荣族圣嫔心钦尊。川狭旌门抵,岩高蔽帐临。闲窗凭柳暗,小径入松深。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兰迎天女佩,竹碍侍臣簪。宸翰三光烛,朝荣四海钦。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答案】 (1)丞相:指韦嗣立,唐睿宗时宰相,因被贬岭南,故称。 前府:指长安的左、右两掖(掖垣),即朝廷中的重要机构。 (2)尚书:指韦嗣立的同僚。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注释: -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赠送给苏少府,他即将前往江南任职,而我则要回到京城。 -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男子汉大丈夫不必感叹离别,真正的达士会安于自己的地位。 -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诗歌的手法进行分析。 “早春边城怀归”,首句点明时间是早春,地点是边城。诗人身在边地,心系故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颔联写自己身在边关,心系故土。大漠茫茫,烽火四起,战报频传,但敌人仍未被消灭,边关尚未解围。 颈联描绘了边关的景象
落日啼连夜,孤灯坐彻明。 卷帘双燕入,披幌百花惊。 陇上寒应晚,闺中织未成。 去岁闻西伐,今年送北征。 注释: 1. 落日啼连夜:夕阳落下时,鸟儿在夜里不停地鸣叫。 2. 卷帘双燕入:打开帘子,看到有两只燕子飞了进来。 3. 披幌百花惊:揭开窗帘,看到有百花被惊动了。 4. 陇上寒应晚:陇上的寒气已经很重了,因为晚上所以感到特别寒冷。 5. 闺中织未成:家里的妻子还在织布,但还没有织完。 6.
诗句释义与赏析: 闻有三元客,祈仙九转成。人间白云返,天上赤龙迎。尚惜金芝晚,仍攀琪树荣。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译文与注释: 诗中“三元客”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或圣人,他们通常被描绘为拥有非凡智慧和能力的人物,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祈仙九转成”,意指通过修炼获得成仙的能力。这里的“九转”可能是指一种高级的修炼方法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澹荡春光满晓空” -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光辉洒满早晨的天空。"澹荡"意为广阔、深远,"春光"指春天的景色,这里特指阳光。"满晓空"说明春天的阳光普照整个天空。 2. “逍遥御辇入离宫” - 描述了皇帝御驾亲征,进入远离京城的行宫。"逍遥"意味着自在、悠闲,"御辇"指的是皇帝专用的车轿。"离宫"通常指远离皇宫的宫殿。 3. “山河眺望云天外” -
诗句释义及翻译
襄城即事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 冠盖仍为里,沙台尚识名。 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 为问东流水,何时到玉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襄城的所见所感。首句“子牟怀魏阙”,通过使用“子牟”与“魏阙”两个关键词,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朝廷的向往。第二句“元凯滞襄城”,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描述,通过杜预(字元凯)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第三
【注释】 喜入长安:指诗人在长安时。喜,高兴;长安,即今西安,古称长安。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云彩和太阳都能催促天亮,春风和阳光不吝惜年华。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幸亏没有遇到远行的客人,才能回到美丽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长安(今西安)时的喜悦心情。诗的首句用“云日”来表现时间,说太阳出来的时候,天也亮了,这是多么快啊!接着写风和日丽,春天来了,人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