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注释】 登:登上。范公亭:在苏州西南,因晋范云曾作诗于此而名。 偶:偶然、碰巧。上:登上。 竹添今岁笋,尘掩昔年檠:竹叶上长出了新笋,旧的灯檠被灰尘掩没了。 老蠹(dù):蛀虫。化:死。 孤禽:单飞的鸟。 栏倾不堪倚,惆怅下阶行:栏杆倾倒,不能倚靠,只好惆怅着走下台阶。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全诗通过登范公亭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感慨。前四句写登亭之景
《题赤壁图》是明代高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二客相从赤壁游,当时风景何悠悠。 - “二客”:指的是诗人自己和他的朋友或同伴。 - “相从”:一起游览的意思。 - “赤壁游”:指在赤壁地区游玩。赤壁,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附近,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之一。 - “时风景”:当时的风景,形容当时的美景或氛围。 - “何悠悠”:形容景物的宁静和深远。 2. 译文注释
【注释】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诸公游牛首山佛窟寺诗韵三首:和,即和诗。扈从,随从皇帝出行的意思。猎龙山,地名。蹇尚书,指蹇懋简。牛首山,在今南京东北。佛窟寺,即大报恩寺。 山寺迢迢一径微,山中景趣世应稀:山路蜿蜒,寺院幽静,景色清奇,世上难得见到如此佳景。 花飞涧水惊鱼跃,风引松云伴鹤归:涧中的花瓣飘落,惊动了水中的鱼儿跳跃;风儿引领着松树、白云,陪伴着白鹤归去。 朝士来游无俗驾
晓从猎骑过禅关,萝磴萦纡取次攀。 兜率岩深千古在,辟支佛去几时还。 风幡影动空蒙外,云磬声闻紫翠间。 借问清修林下士,六时礼罢有馀闲。 注释:清晨从打猎的队伍中出发,经过禅关,登上了萝磴,随意地攀登着。兜率岩深处千年的历史依然存在,而那位辟支佛已经离去许久。风吹动的幡旗的影子在空旷的地方晃动,云中的古磬声传来,听到的声音仿佛来自于紫色的山翠之间。请问这位在树林下修行的高洁之士,他的礼法已经结束
【注释】 边尘不起:指战乱平息。 海波澄:海上波浪平静。 万乘时巡:皇帝出行。 燕子风清:燕子的飞行轻快而有序。 仙仗肃:仙人的仪仗队整齐肃穆。 杏花日暖:阳光明媚,春意盎然。 绣旗明:旗帜鲜艳夺目。 高年首谒:年老的人首次拜见。 均颁帛(b6n b6):普遍赏赐丝帛。 良吏郊迎:好官到郊外迎接。 銮驭行将驻何处:御马将要停在什么地方? 黄金台畔旧王城:黄金台在台儿庄附近,这里指台儿庄古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 - 去住何无定: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感,可能反映了他的生活或职业变动频繁。 - 注释: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漂泊不定,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无法固定下来。 - 赏析:这句诗通过“去住无定”传达了一种对生活漂泊不定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奈和迷茫。 第二句 - 朝西莫复东
【诗句释义】 六载宦神州:我在外做官已经六年了。 今归觐祖丘:现在回到家乡拜见祖先。 眼看前辈少,指点后生稠:看到我的先辈年纪越来越小了,而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松菊从荒秽,壶觞且劝酬:松树菊花被杂草侵占了,就用这酒杯来劝酒。 莺花明上苑,又驾建康舟:春天的景色在上林苑如此美丽,我又要去坐船前往南京了。 【译文】 六年来在外当官,如今终于可以回家看望祖先了。 看到我们的长辈越来越少了
【注释】 少小:少年时。颇:稍微。成:成功。书字细:写字的笔画很细。语声轻:说话声音很轻。酒:指饮酒。馀生:剩下的时光。疏傅:汉疏傅是东汉末年隐士,隐居在洛阳城西的竹林里,与当时名士交往。乐:快乐,愉快。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叹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无奈。 开头两句写自己少年时聪明过人,然而岁月无情,如今已大不如前,这自然使人感到怅然若失。 中间四句则进一步抒写了自己因书字太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去理解。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在所给的答案要点中挑选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关键语句即可。 “晚泊金沙洲,晓登洲上楼”意思是:晚上停船在金沙洲,第二天早晨登上江边的高楼远眺。 “云峰随处好,烟浪拍天浮。”意思是:放眼望去云彩缭绕的山峰处处都是美景,烟波浩渺拍打着江面,如在天上浮动一般。
以下是对“东吴述怀三首”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东吴述怀三首”中的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东吴郡(今江苏苏州)作为客人的孤独与深情。他感叹时间过得很快,冬天已经来临,而春天的梅妆(梅花妆)和秋日的金橘(橘子)也即将凋谢。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他在秋天时还穿着冬季的衣服,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家乡的距离感。 2. 译文对照: - 东吴述怀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