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诗句一: ``` 白雪楼赠子与 绨袍十载北风寒,又说阳春和者难。 直置楼西华不注,使君能得几回看。 ``` 译文: 这十年间,我穿着你送给我的棉袍,抵御着北方严寒的风雪。如今春天来了,却不知你的心意是否依旧如旧。我站在楼的西边,遥望着华不注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知道这次分别后我们还能有几回相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送别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诗中使用了“白雪楼”
白雪楼 古郢城边秋草深,我来无处觅知音。 朱帘画栋皆尘土,千载谁传宋玉心。 赏析: 此诗以《白雪楼》为题,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的藏书处,现为节假日期间趵突泉公园内的曲艺表演场所。诗中“白雪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公园内,是明代著名诗人李攀龙的藏书处,现为节假日期间趵突泉公园内的曲艺表演场所。 首联“古郢城边秋草深,我来无处觅知音。” 描述的是诗人来到古郢城的秋天
【注释】 1. 凝华转寒姿:形容雪花的形态。 2. 芳菲:花的芬芳。 3. 朝蔼:早晨。 4. 夕送:晚上。 5. 双阙:指皇宫。 6. 连山:连绵的山峦。 7. 因风高下起:因风吹拂而形成高低起伏的云气。 8. 入牖联翩续:进入窗内像连续不断的飞舞。 9. 俪幽兰:指琴声与幽兰相配。 10. 黄竹:一种乐器,这里指歌声。 11. 迷陇:在田里迷路。 12. 点树:在树上栖息。 13. 阳春
诗句释义 - "梅花应发旧时香,有客重来水一方。": 描述梅花在春天开放,发出熟悉的香气,同时暗示有客人再次来访,这地方的水是一方清静之地。 - "春向劫灰留翠壁,曲依雪韵度清商。": 春天的景色在劫难后的废墟上依然保留着绿色,梅花的香气随着音乐的节奏飘散。 - "寄怀可使无秦越,抗志何嫌不汉唐。":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不受地域限制的愿望,同时也表达自己不畏困难
这首诗的原文是: 白雪 唐 李白 白雪 擅纷华,耀此玄冬暮。 萦回飘朔吹,萧散流阴雾。 已并纷闱鲜,还增玉阶素。 愿欲集君筵,皓齿多相妒。 注释: - 白雪:指的是雪花。 - 擅纷华:形容雪花洁白如雪。 - 耀此玄冬暮:在深冬的傍晚显得特别明亮。 - 萦回飘朔吹:被北风卷起飘舞着。 - 萧散流阴雾:像流云一样飘散在昏暗的天气中。 - 已并纷闱鲜:已经和纷杂的花朵争艳。 - 还增玉阶素
这首诗是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注释 1. 白雪山:这里指代诗人心中的山,可能是指他居住的地方或者他心中的理想之地。 2. 清梦悠悠绕故林:形容诗人在梦中仿佛回到了故乡,沉浸在那熟悉的树林中,梦境与现实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3. 书窗皎皎白云深
【注释】: 白雪歌: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州:指南方。 山庄:隐居之地。 一点游尘着处无:一点游人足迹无处可寻。着处:留下。 四檐明月连宵有:四座屋檐的明月,整夜照耀着。 琼树:美艳的树木,这里指雪树。 玉蓑:用白玉制成的蓑衣。 清池片石叠寒毡:清冷的水潭、石头,堆起一层层的寒冰褥。 远岫(xiù):远山。疏松:稀疏的松树。排秃帚:像梳子一样的排列。 鸢肩:形容鹤颈高耸。独耸:独自耸立
白雪山房为李惟寅典禁赋郢曲无人和,南音每自操。 青云今少达,玉树转孤高。 兵偃闲金甲,林栖接缊袍。 虽悬双鹊印,未敌饮春醪。 注释: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无奈。首联“郢曲无人和,南音每自操”,意思是说郢地的曲调无人和应,南方的音乐总是自己演奏。颔联“青云今少达,玉树转孤高”,意思是现在的官场已经不如往昔,那些曾经的才子们也已经变得孤独高傲,不再如过去那样受到重用
“恍惚莺声在碧苔,欲浇酃渌觅蒿莱。” 注释:仿佛能听到黄莺的啼叫声从绿苔之中传来,想要用玉杯中的美酒浇灌那蒿莱之地。 译文:好像可以听到黄莺的叫声从绿色的苔藓上传来,想要用玉杯中的美酒来浇灌那蒿莱之地。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听觉和触觉两种感官的描述,构建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莺声的细微与清脆,还细致地描绘了翠绿苔藓的质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
注释:铜鐎(一种乐器)一夜响起千山,风雨的氛气全部消失殆尽,百蛮都归顺了。谁在巴渝地区演奏白雪之曲,那雕琢过的坛子就在紫云之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白雪”比喻音乐,以“紫云间”象征乐曲所至之地。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