绨袍十载北风寒,又说阳春和者难。
直置楼西华不注,使君能得几回看。
诗句一:
白雪楼赠子与
绨袍十载北风寒,又说阳春和者难。
直置楼西华不注,使君能得几回看。
译文:
这十年间,我穿着你送给我的棉袍,抵御着北方严寒的风雪。如今春天来了,却不知你的心意是否依旧如旧。我站在楼的西边,遥望着华不注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不知道这次分别后我们还能有几回相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送别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诗中使用了“白雪楼”、“华不注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寒冷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在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诗句二:
神物风尘里,时名我辈前。
岂今徐孺榻,白曰此长悬。
译文:
我们在风尘之中相遇,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重要存在。然而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经不在徐孺子的床上了,但你的名字和这段经历将永远悬挂在我的心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神物风尘里,时名我辈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缘分以及他们在时光中的重要性。而“岂今徐孺榻,白曰此长悬”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注释:
- 白雪楼:位于李攀龙家乡山东历城的一个古代建筑,因周围常年积雪而得名。
- 徐孺子:指东晋名士徐邈,因其曾在徐家楼上读书而得名。
- 白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的字或者号。
- 神物:指特殊的、非凡的事物或人物。
- 风尘:指世间的纷扰和世俗的纷扰。
- 徐孺榻:徐邈曾经在徐家楼上读书,因此被后人称为“徐孺子”。
- 白日: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字或号。
- 长悬:长时间悬挂,表示长久悬挂在心头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人在风尘中相遇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