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这首诗描绘了东溪寺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我们来看第一句“东溪斜带郭,数里接仙源”。这里,“东溪”指的是位于山脚下的一条小溪,它蜿蜒曲折地穿过村庄,仿佛是一条绿色的腰带一样。而“斜带郭”则形容这条东溪在村庄中穿流而过,如同一道绿色的飘带斜挂在城郭之上。接下来,“数里接仙源”则进一步描述了东溪与远处仙源之间的紧密联系。仙源通常指的是一种神秘的、超凡脱俗的地方
万象山崇福寺 莲城最高处,兰若此中开。 水见东溪去,僧闻西域来。 啼乌喧梵座,花雨净经台。 观万俱空境,何须得象回。 注释与赏析: 万象山崇福寺:这首诗描绘了万象山崇福寺的美景和氛围。万象山,又称“万象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南郊,为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也是禅宗祖庭之一。崇福寺是万象山的佛教圣地,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莲城最高处,兰若此中开:莲城,即莲花之城,指万象山;兰若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 石门 【注释】:石门,即石门关。位于今陕西省山阳县西南。这里代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借咏石门关,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第一句写诗人居住地石门关一带的地势险要,道路曲折;第二句写石门关口处瀑布飞泻而下的情景;第三句写诗人经常站在崖壁上看雪花,第四句写诗人常常把窗户打开,看着天上的云彩。 后四句写自己的处境
诗句释义: 1. 海盐勘事访王世廉不值:在海盐(今浙江嘉兴)调查事务时,拜访了王世濂,但没有见到。 2. 荒城罢兵火,溟海尚波澜:荒废的城池已经没有战乱的痕迹,但大海依旧波涛汹涌。 3. 讵意徵君里,俱为暴客残:没想到您居住的地方,也遭受了盗贼的破坏。 4. 短书无自达,长铗倚谁弹:我的书信无法亲自送到,只能依靠长剑来抒发感慨。 5. 始悟平吴易,空嗟得俊难:开始明白了平定吴国的容易
【注释】松江:在今上海市,是吴地水道。 积水云间杳(jì yú zhōng jiǎo):指雨后积水如云,茫茫一片。杳,渺远的样子。 轻帆雨后孤(fāng):指雨后,船上的轻帆显得格外孤单单的。 红巾横道路,白发滞江湖:指路上行人打着红色的头巾;白发满头,滞留江湖。 客梦遥惊鹤,乡心欲问鲈:指客居他乡,做着异乡的梦,而梦中的景色又引起对家乡鲈鱼的思念。客梦:寄居在外做客之人的梦。 干戈正满眼
诗句翻译: 重阳节频频作客,万里动离思。 况此牂牁路,兼之风雨时。 孟生高兴尽,陶令去来迟。 赏析: 皇甫汸的《清平九日》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旅途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诗中“重阳频作客”与“万里动离思”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重阳佳节之际,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的场景,这种离家远行的情感使得诗人深感离愁别绪。同时,“况此牂牁路,兼之风雨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不稳定因素
诗句释义与译文 行营辞细柳 “行营”指军队行进时的营地,通常设在前线或重要战略地点。“辞”即告别、告别之意。“细柳”是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整句表达了诗人告别了驻扎的细柳营地,准备前往万师寺居住。 开府寄东林 “开府”是指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一职位上的身份。“寄”表示寄居、居住之意。“东林”为地名,可能是诗人新选择的居住地
注释: 缙云寻唐阳冰吏隐山赠李方伯 隐吏久不作,青山名已虚。 洼尊花下迹,科斗竹间书。 沉饮非妨政,耽游为惜馀。 藩侯寔宗彦,旷代此悬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缙云寻找唐阳冰的隐居地时写给李方伯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对唐阳冰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首句“隐吏久不作”,意为唐阳冰已经很久没有出仕了。这里的“隐吏”指的是唐阳冰,他曾是明朝的一位官员。 第二句“青山名已虚”
解析与注释: 1. 重经四祖五祖山 - 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已经多次经过被称为“四祖五祖”的山。这可能表明这些山在诗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或者他们经常去访问这些地方。关键词“四祖五祖”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历史名胜,代表了某种文化或宗教上的尊敬。 2. 慧宇接岩阿 - “慧宇”可能指的是智慧或佛教的真理,“接岩阿”则可能指连接山峰的意思。此句描绘了一座山峰与智慧之间的联系。 3. 尘镳惜再过
注释: - 少年迷善宦:年轻时就沉迷于做官。 - 中岁尚投荒:中年时期还在边疆投效为官。 - 同气分花萼:兄弟姐妹如花朵一般亲密无间。 - 惊飞折雁行:像被惊飞的雁群折断了队伍一样。 - 苍山官舍近:苍山(云南大理的名胜)附近的官舍。 - 炎海客途长:在炎热的海边,旅途遥远漫长。 - 莫漫愁烽火:不要因为战事而忧心忡忡。 - 音书早寄将:书信早些寄来。 译文: 年轻的时候我就迷上了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