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城最高处,兰若此中开。
水见东溪去,僧闻西域来。
啼乌喧梵座,花雨净经台。
观万俱空境,何须得象回。

万象山崇福寺

莲城最高处,兰若此中开。

水见东溪去,僧闻西域来。

啼乌喧梵座,花雨净经台。

观万俱空境,何须得象回。

注释与赏析:
万象山崇福寺:这首诗描绘了万象山崇福寺的美景和氛围。万象山,又称“万象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南郊,为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也是禅宗祖庭之一。崇福寺是万象山的佛教圣地,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莲城最高处,兰若此中开:莲城,即莲花之城,指万象山;兰若,意为清净之地,也指寺院。这里形容万象山高耸入云,寺院在其中矗立,如同一座莲花之城。
水见东溪去,僧闻西域来:东溪,指东面的溪流;西域,指西域地区。这里形容万象山的山水之美,仿佛能看到东边的溪流流向远方,听到来自西域的僧人传来的消息。
啼乌喧梵座,花雨净经台:啼乌,指乌鸦;梵座,指佛前的座位;花雨,指花瓣飘落如雨。这里形容万象山的自然环境,鸟儿在树上啼叫,花瓣飘落如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净经台,指佛经诵读的地方。这里形容万象山的僧侣们在这里诵读佛经,使整个寺庙充满了佛法的气息。
观万俱空境,何须得象回:万俱空境,指万象皆空的境界;象回,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比喻修行者通过修行达到了悟道的境界,不再执着于世俗的事物。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万象山崇福寺的赞美之情,认为万象山崇福寺的景色和氛围都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修行者在这里修行,能够达到悟道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万象山崇福寺为背景,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僧侣们的修行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万象皆空”、“万法唯心”、“万德兼备”等词汇,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