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注释】 甲:天干第六位,即木;甲午:干支纪年。道中:路上。丹阳,今安徽宣城县,在安徽宣城市东南。即事:写当时所见之事。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以“游侠儿”为主人公,描写了其豪爽、慷慨、仗义行义的侠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此类人物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开阔,风格豪迈。 首联“游侠谁家子,操戈复父雠”:游侠是什么人?他是谁的子孙?他手持武器,是为了替父亲报仇吗?诗人没有直接回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水军新建节,遴选尽英雄。 - “水军新建节”:指的是海军新设立的节日,用以表彰和纪念海军的建立。 - “遴选尽英雄”:选拔了所有的优秀将领,这些人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2. 粳稻千艘发,梯航四海通。 - “粳稻千艘发”:意味着成千上万的船只满载着粳稻,象征着国家粮食的丰富。 - “梯航四海通”:船只像梯子一样连接四面八方,意味着国家的贸易和航海事业非常发达
【注释】 张师允宪:张师允,人名。宪,官名。 奉使趋庭日:奉命出使时,是拜见父母的日子。 严霜委紫荆:指在严寒的冬天,霜雪降落在紫荆树上。 孝诚天地格:孝心感动了天地。 忠义日星明:忠诚和正义如同日月一样明亮。 未弭江东节:没有平息江东的战乱。 俄罗海上兵:不久就发生了在海上的战争。 潜身向何地:暗中躲避到什么地方去。 天末暮云横:天空尽头,傍晚的云彩横亘天际。 赏析:
赏析《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 袁华的《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描绘了一幅长江险境与古迹美景交融的画面。诗中的"天设长江险,悠悠万古情。烟光连北固,云气渺东瀛",生动地勾勒出长江的壮丽和历史的沉淀。这四句诗通过视觉与嗅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长江的雄伟以及历史的痕迹。 "夜泛金山寺,花游铁瓮城"一句,则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氛。金山寺与铁瓮城,作为镇江的著名景点,在诗中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
【注释】 甲午:古代以干支纪年,甲子、甲午皆为干支。这里指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道中:旅途之中。即事:即景赋诗。 吴:指江南地区。 籴:买进粮食。 委输:输送,运送。 雍继绛: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张雍,任荆湖总领。给饷:供给军用。马连牛:指运送军粮的车辆。 坚壁:据《资治通鉴》注,“坚壁,谓高垒深沟”。陈师:陈兵列阵。 将军身许国:将军愿意为国家献身。身,自。许国,报效国家。 解:解除。 兜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昔年梁武帝,葬父在平冈”句:从前梁武帝,葬其父在平冈上。”“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公元502—549在位。“葬父在平冈”,是说其父葬于平冈,也就是现在的丹阳道上。这里用典,指的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祖父元象二年(538),高澄为太上皇时,曾以山陵制度,将先帝葬于平冈,后来改葬至邺,又改为龙山。“皇业寺犹在,萧陵名未亡。”句:皇业寺还在
【注释】 ①枫桥: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②晓:天刚亮的时候。③剡溪:即浙江剡溪,源出会稽山,流经嵊州、诸暨等县,入钱塘江。④三山:《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三山,在会稽东南海中,上有三座小岛。”⑤绿尊:指酒壶。⑥霜鸥:指水鸟。⑦天姥、云门:都是山名。 【赏析】 《送于彦成归越中》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对送别场面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枫桥明积雪”
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 袁华〔明代〕 游侠谁家子,操戈复父雠。 剽金当白昼,被酒宿青楼。 意气倾京兆,豪华拟列侯。 傥逢强项令,枭首在竿头。 译文: 诗人袁华以明代诗人的身份,游历丹阳地区,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衰与战争的洗礼。他通过诗句描绘了丹阳郡的山川、历史遗迹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赏析: 此诗是袁华在明代游览丹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丙申上己夜见月思家 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弟兄俱异县,有泪似须倾。 译文: 丙申日(初五)上巳节夜晚看到月亮想起家乡 三月的初三之夜,我在溪边的楼阁观赏月亮升起。 云彩连接着银河显得洁白,星星照耀着紫微垣显得明亮。 荒废寺庙里的钟声刚刚响起,荒凉村庄里鸡叫声此起彼伏。 兄弟姐妹们都生活在不同地方,看着这月亮不禁流下眼泪。 注释:
丙申岁,有感于南北师友铁崖先生 第二句: 问奇那厌频——询问新奇的事物,怎能厌倦频繁? - 关键词: 丙申岁(指丙申年),铁崖先生,奇,厌,频 - 赏析: 诗人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以及在探索过程中的不断求知欲望。 第三句: 文章司马氏,诗酒谪仙人——以司马相如自比,诗酒双全,谪仙般的人物。 - 关键词: 文章司马氏,诗酒谪仙人,司马相如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