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注释】 1. 负剑追陪礼乐卿:意为追随在礼乐之官的左右,陪伴他们。剑指文官。 2. 五云三诏许陈情:五云指的是天上的五彩祥云,这里代指朝廷;三诏,指多次诏书。陈情,陈述自己的意见。 3. 御筵稽古经初辍:意为皇帝的宴会暂停了,因为古代的经典已经诵读完毕。 4. 客路逢秋梦亦清:意思是在旅途中遇到了秋天,梦见自己的心情也是清新的。 5. 铃索不惊萱草舍:铃索是马络头,用来系马的
诗句输出: 被服精华亦隐居,侧身淮海信忘鱼。 译文输出: 陈子壮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穿着华丽的服饰,享受着隐居的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他的心境如同淮海之滨,平静而宁静,忘却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纷扰。 关键词注释: - 被服精华:指华丽的衣服和精致的饰品,象征着富贵和地位。 - 侧身淮海:形容陈子壮身处淮海之地,远离朝廷纷争。 - 信忘鱼:表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注释】 曾谦父:即曾几,字子寿,江西南城(今江西南康)人。绍圣二年进士。历官太学正、国子司业等职。元符中,因苏轼党籍被贬为建州将乐县令。徽宗时召还,任礼部员外郎。政和间出知湖州,后为浙东提刑。有《易说》《书说》《韵语阳秋》及《茶经》等著作行世。此诗作于崇宁四年(1105年)。 且园:即东坡先生所居之“东坡亭院”,在惠州东北角,东坡尝题匾其上云:“东坡居士”。 次韵赠之:即以作者之见赠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性默写和古代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语境,运用方法(如联想想象等),分析判断正确答案。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逐句进行翻译,然后附上注释、赏析,并注意要“一一对应”,即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在译文中也要体现出关键词,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 “胡南石”是人名;“侍御”指官名;“巡按贵州”指巡视地方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自种忘忧色倍荣,俱分擎露到金茎。 释义:自从我种植了忘忧草,它的花色就更加鲜艳,仿佛在为我的荣耀而欢呼。它们争先恐后地从茎头探出嫩绿的叶子,好像在为我捧上露水般珍贵的礼物。 2. 家筵易入江鱼荐,使节真回天马行。 释义:家里请客时很容易就能吃到新鲜的江鱼,而作为使者的我,也能像天马一样驰骋于天下。 3. 闺法元常彤管籍
【注释】 逆旅:旅店。家:指作者的家乡。开落:开放凋谢。几秋:过了几年。东方:指东晋,也泛指中原地区。亦:也。侏儒:矮小。米:指稻谷,泛指粮食。寒谷:贫瘠的土地。博士:官名,这里指科举中了进士的人。游车:指载着货物去市场上卖的小车,泛指商人的车。消息:信息。萼绿华:神话中的仙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曾谦父寄来的《且园诗》所作的答赠诗。首联点出两人在客舍相遇,如同久别重逢,彼此间毫无隔阂
送顺虎家兄宰贵县步李太白中都明府韵 宦谱苍梧旧府君,邮程先遣过家闻。 秋高旅雁声相切,日下仙凫影自分。 怀古未封丹灶火,望乡不断九疑云。 登临记得茱萸遍,数尽南飞到北群。 注释: 1. 官谱苍梧旧府君:指我过去的官职是苍梧太守。 2. 邮程先遣过家闻:邮程是指书信,先遣过家闻表示在出发前就收到了家人的问候。 3. 秋高旅雁声相切:秋天的高处传来的是大雁的叫声,相互切切。 4. 日下仙凫影自分
诗句解读 1 遥遥: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距离遥远或关系疏远。在这里,它可能意味着与远方的朋友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情感。 2. 酒户冬严会不稀:描述的可能是冬天的聚会,但天气寒冷而聚会却并不稀少,这可能暗示即使在困难或不利的环境中,人们仍然保持社交的热情。 3. 菊盘秋老更能辉:这里提到的“菊盘”很可能指的是菊花,秋天的菊花盛开,颜色更加鲜艳,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 4. 远游反束登临日
【注释】 1.金镜:指玉玺。古代帝王用玉玺来封官赐爵,这里指姚岱芝大司寇被朝廷任用。 2.掖省:即门下省和中书省,是唐朝时三省的统称。高名领爽鸠:意谓高才卓识之人,受到皇帝的重用和赏识。 3.鱼藻:指皇宫内庭的水池及水鸟。丹陛:皇帝登朝时所走的路基。宴:宴饮。莺花:指春天的景色。白门游:指在京城游览。 4.两都人物:指唐时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东都洛阳两地的人才。轺: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辆。六代繁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朝上团云暗暗疑,旋看入地已淋漓。 白茅一沐宽汤祷,华黍三章拟束诗。 爽动夹城飞燕子,浓深别殿湿胭脂。 明朝报祀诸坛后,万姓芳郊仰受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关键词的注释和赏析: 朝上团云暗暗疑,旋看入地已淋漓。 朝上的团团白云在天空中缭绕,给人一种隐约的怀疑之感。然而不久,它们便纷纷落下,化作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白茅一沐宽汤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