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李复。他生于公元1046年,字德充,号东山居士,浙江秀州人。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诗句解读及翻译: - “乾坤忽此是何方,风景居然不可当。”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之地(乾坤忽此)的困惑与不解。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宇宙,而“忽此”则表示一种突然的感觉。整个句子描绘了一种对于未知地方的风景既感到惊艳又难以适应的矛盾心理。 - “鸡犬几家仙洞府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 南川:指归隐之地,即浙江绍兴的南屏山。 其六:这是组诗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 归装频送棹歌音,还把南川去日琴。 归乡时频频告别,船桨划动,歌声悠扬。我要把南川家乡的琴曲带回来。 十载几谈周易卦,一官方是揽山心。 十年来,我常常谈论《易经》的卦象;在官场,我一心想要揽括群山的心志。 吉凶悔吝平生准,用舍行藏老力任。 人生的吉祥和不幸,我早已有了判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登鸡笼寺 1. 一蹬盘空一蹬回:诗人登上鸡笼寺,俯瞰着四周的景色,仿佛脚下的山路就像一条盘旋的龙,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自由和轻松。 2. 白云苍树打成堆:在诗人眼中,周围的山峦和树木都被染成了白色,就像是一群白云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3. 题诗朗月清风到: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诗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如下: 过仙踪和光岳 潦倒烟云任不羁,乾坤随我放颠痴。 每从问寺寻僧处,点出随花傍柳诗。 拄杖每行真老仆,青山到处是相知。 白头莽道无巴鼻,只有吾心孔孟师。 注释与赏析: - 潦倒烟云任不羁:形容诗人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游荡于烟雾缭绕的山水之间。 - 乾坤随我放颠痴:表达诗人对天地万物的豁达胸怀,任由自己随心所欲,不受世俗束缚。 - 每从问寺寻僧处,点出随花傍柳诗
【注释】 ①光岳:指泰山。②一老:指诗人自己。③分定:指注定。云水:指云雾和流水,这里比喻自然景观。④苍天:指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泰山道中偶遇徐生,同游山巅,畅叙友情,抒发豪情,并作此七律以记之。 “拄杖闲随自在行”,点明此次出游的目的。徐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与作者交往甚久。这次出游正是应徐生的邀请。“八年今又共徐生”,表明这次重聚是难得的,所以诗人感慨颇多。
诗句: 春藏太古三千洞,天与游人五百岩。 译文: 春风藏匿于古老的山洞中,天赐予游人欣赏五百座岩峰。 赏析: 此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春天的气息。第一句“几度黄山见客谈,黄山此日果无惭”,表达了诗人多次游览黄山时,每次都感到自豪和满足。第二句“春藏太古三千洞,天与游人五百岩”,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里,黄山的神秘和美丽。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春天的气息
【注释】 ①东川:指诗人的故乡四川,定山庄:作者曾为定州(治所今河北正定)刺史。 ②杖履:古代文人的一种步行方式。 ③巨梃:粗大的棍子。扣:敲击,叩门。 ④洪钟:指大钟的声音。鸣:响。 ⑤自枉:请枉驾。长:久,经常。过:访问。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借指仙境。 【译文】 白云感谢这山灵,你认识我先生杖履之情。 粗大的棍子常常敲着门来相见,那大钟的声音不敢不响。 客人留下知己贫穷何厌
这首诗是诗人与东川雪潭诸友在定山真珠泉游玩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黄山地主老詹随,此地如今地主谁? 注释:这里的“黄山地主”可能是指当地的地主,而“老詹随”可能是诗人的昵称,或者是对某个人物的称呼。诗人在感叹现在的地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2. 诸子欲寻深处去,源头先却老夫知。 注释:“众子”指的是其他的朋友或客人,他们想要去寻找泉水的源头
乙巳元日 东风造次满江涯,花鸟无穷眼又开。 译文:春天的东风吹满了整个江面,眼前又出现了无边的花和鸟的世界。 注释:乙巳年,即元丰二年,作者时年四十二岁。 赏析:此诗首联写春景,颔联写病后初愈,颈联写人生百态,尾联写与春天共度时光的闲适心情。全诗以“春”为线索串起全文,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
【注释】 1、九曲:指曲折的溪流或道路。 2、主客分:主人和客人分开。 3、一:指酒量。 4、浴沂:指《论语》中孔子在鲁,与弟子们一起游于沂水,沐浴在沂水的风中。 5、相视:互相注视,表示彼此意见相同。 6、病叟:年老的人。 7、诸君:各位朋友。 8、漾:荡漾。 【译文】 溪上的钓饮与东川雪潭石泉橘潭诸友不同, 九曲风光主客分开,一曲一人弄溪云。 浴沂每自论前古,此日相视似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