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初
诗句翻译和注释: 1. 折郤乌藤,便寻茅屋,谁知剩水残山。 - 折下乌藤树枝(可能是一种植物的枝条),寻找茅草搭建的房子,却发现只剩下了残留的水和山峰。 - "郤"意为折断。"便"在这里表示立即或随即。 2. 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 - 在水池旁边种上梅树和竹子,任由它们相互缠绕。 3. 芳草闲花覆地,烟霞里、藓径柴关。 - 草地和花朵覆盖着地面,在烟雾和彩霞中,有一条用柴火烧制的小路通往门前
注释 1. 豫章秀才歌: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江西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时所创作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2. 别绪浑添渭北思:渭水之北,是古人常用来代表家乡或远行地的意象。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由于离别的情绪更加浓重,所以对渭水以北的地方思念也更加强烈。 3. 翻疑梦绕西山雨:诗人在梦中似乎还在山间漫步,感觉仿佛被雨水环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深深眷恋,以及梦中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首诗的译文是: 苏武慢消闲悟幻寻真,参求几载,自誓顿超生灭;风抄雪纂,夜读朝吟,探究古今贤哲。道妙禅宗,万殊一本,勘破底须分则。这堂堂无碍,真空非与,太阴圆缺。 堪笑处、竹椅蒲团,松窗桂牖,返步便同高洁;尘世相违,水云为伴,高卧故园风雪;骏马貂裘,翠袖红螺,过目浮华闲说。速回头是岸,帘帏光透,性天心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理解。他认为禅宗和道家都是寻找真理的途径
无俗念参究 麈湖峰下,结云松巢子,动忘昏晓。 浮世衰荣无限事,一笑浪沤萍蓼。 翠竹黄花,水声山色,此味知多少。 湛然莹彻,色空俱自明了。 天光云影徘徊,写长空色,一镜澄清沼。 春去秋来心自在,付与野情鱼鸟。 海阔江平,月明风细,清籁传音杳。 便须飞步,沧溟朗吟天表。 注释: - 无俗念参究(无俗念): 没有世俗的念头和杂念。参究:参悟、探求。 - 麈湖峰下,结云松巢子,动忘昏晓:在麈湖的峰下
【赏析】 《水调歌头》为宋·周紫芝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道教炼丹求仙图。 “至道无言说”: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而道又是无语言、无形象的存在,所以用“无言”来表达。 “寂默守规中”:守规中即守中,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意指心不外驰,专心致志于一念之中。 “杳冥恍惚”:形容道的状态,既无形又无象,恍恍惚惚,不可捉摸。 “周流一气运元宫”:一气运元宫是指道运行于天地之间。 “采取金精木液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宇宙生成和修炼成仙的词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溟涬鸿蒙,肇自先天,无极之初。 "溟涬"指的是混沌未开的状态,"鸿蒙"是原始的状态,"先天"意味着在事物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无极之初"表示宇宙最初没有界限。 - 暨阴阳分判,乾坤定位,循环动静,真宰中居。 "暨"是“及”的意思,这里表示到了。“阴阳分判"指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分开,“乾坤定位”是指天地的位置确定好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松树的图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人和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plaintext 缑岭仙人,结屋琼林东。巢云道者,为写百尺之长松。 见山堂前荫高盖,根盘铁石枝虬龙。自言泥丸古仙子,昔者授道琼山翁。 有如灵坛燕白石,长萝秋籁吟天风。上摩九霄错落之云汉,下接三山渺漠之星虹。 泥丸之道视旷劫,直与偃蹇苍翠窥鸿蒙。缑仙昔跨岭头鹤,闽海吹笙访名岳。
风入松·问学 十年灯影夜相亲。寒暑迭催频。短窗几度停犀管,残编尽、知味何人。帘外雪深风紧,梅花偏旺诗神。 千经万史足经纶。学业志弥沦。天根月窟问今古,文章事、多少迷津。收敛虚灵莹彻,杖藜随处阳春。 【注释】 1. 问学:即指求学问道。 2. 灯影:点着的灯光映出的影像。 3. 寒暑迭催频:形容时光飞逝,四季更替。 4. 残编:指未读的书卷。 5. 天根月窟:道教语,天根指天柱,月窟指月宫
诗句 1 为学贵师友,斯文追大宗。江湖近凋落,王子欣相逢:这句话表达了学者应当重视师友关系,追求学问与文化的根本。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的社会环境可能正在经历某种凋零或变迁。 2. 昨我髫童慕儒业,尊君卓起推文雄。先子尝从谒明主,文光万丈腾奎府:诗人回忆过去自己年少时对儒家学问的向往,以及尊敬地提到前辈的成就,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重要性。 3. 固宜英嗣继休声,云梦沧溟隘吞吐。华川钟秀山岳奇
``` 泠风一息九万程,底须醉向峨嵋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华山仙境图。第一句“泠风一息九万程”形容山风吹过,速度之快如同一刹那便穿越了万里长风。第二句“底须醉向峨嵋月”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这美景之中,仿佛置身于峨眉山之巅,欣赏着明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华山的独特魅力,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