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郤乌藤,便寻茅屋,谁知剩水残山。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芳草闲花覆地,烟霞里、藓径柴关。无人到,春风秋月,松菊伴幽潺。
箪瓢随分过,无荣无辱,樵路渔湾。与林猿谷,鸟暮乐朝欢。扫净情尘业垢,披衣坐、真息养还。丹优游处,孤琴只鹤,霜露不凋颜。

诗句翻译和注释:

  1. 折郤乌藤,便寻茅屋,谁知剩水残山。
  • 折下乌藤树枝(可能是一种植物的枝条),寻找茅草搭建的房子,却发现只剩下了残留的水和山峰。
  • “郤”意为折断。”便”在这里表示立即或随即。
  1. 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
  • 在水池旁边种上梅树和竹子,任由它们相互缠绕。
  1. 芳草闲花覆地,烟霞里、藓径柴关。
  • 草地和花朵覆盖着地面,在烟雾和彩霞中,有一条用柴火烧制的小路通往门前。
  1. 无人到,春风秋月,松菊伴幽潺。
  • 没有人来打扰(这里指没有客人),只有春风和秋月相伴,与松树和菊花一起静静地流淌着。
  1. 箪瓢随分过,无荣无辱,樵路渔湾。
  • 用篮子和瓢作为日常的容器,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既无荣誉也无羞辱,沿着樵夫和小贩的路行走在河边。
  1. 与林猿谷,鸟暮乐朝欢。
  • 与山林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儿为伍,每天傍晚都沉浸在欢乐中。
  1. 扫净情尘业垢,披衣坐、真息养还。
  • 清除内心的纷扰和世俗的污垢,脱下衣服坐着休息,让呼吸变得深沉而自然。
  1. 丹优游处,孤琴只鹤,霜露不凋颜。
  • 在丹炉旁悠闲地修炼,独自一人弹奏琴曲,与鹤相伴,即使霜露沾湿也不改变容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隐逸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然和谐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隐逸者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通过使用“无”字来表达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在宁静的境界。整体上,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