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储
【注释】 欲知:想知道。明主:英明的君主。念边民:关心边境百姓。皇华:指皇帝遣使。大臣:出使外国的使臣,此处代指使臣。画熊:指车上装饰的画有熊的车子,古代以车为使者的代称。阳春:春天,借指好时光。七十四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至天宝十四载(755)。衰病客:衰老病弱之人。君陈:向君主陈述意见。 【赏析】 此为诗人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八十八岁高龄了,却依然壮心不已,想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
【注释】: 御堤杨柳已成阴:御堤,皇宫前的护城河。柳树成阴,指春天来了。 别酒胡为不尽斟:胡为,为何;尽,全部的意思。指送别的酒没有喝完。 军国自劳公整顿:军国,指国家大事;公,这里指的是韩君;整顿,整顿治理。意思是说韩君为国家治理,辛苦劳累。 江山谁与客登临:江山,山河;谁,指谁能够;与,给;客,指你我等客人;登临,登上高处。意思是说,有谁能和我一起登上高高的山头。 黎民有望江东路:黎民,百姓
【注释】 (1)送故人之子:送别一位故友的儿子。郑通,字仲和,严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宋元丰元年进士。曾为建武军承议郎、处州知州。 (2)南望:遥望南方。 (3)悠悠:思念之极而情意绵绵。 (4)贤劳:指贤能的官吏。 (5)岐路:歧路分手的地方。 (6)子陵祠:东汉严光,字子陵,汉光武帝时曾任谏议大夫,后辞官归隐于富春山的桐庐,后人在此建祠堂纪念他。 【翻译】 五年来我多次向南望着家乡
诗句如下: 尚觉陈蕃道义尊,也从昭代识诸孙。 译文如下: 在明朝,陈蕃以其高尚的道德和道义而著名,他的道义风范令人敬佩。我也有幸在这个盛世中认识了许多年轻人。 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陈蕃等人的交往,表达了他对道德和道义的重视。《送翰林侍讲陈师召升南京太常寺少卿》不仅赞美了陈蕃的高尚道义,也展示了作者对这一品质的推崇。诗中提到“高文大册谁堪比”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向来离合几销魂,今日胡为又送君。 - 注释: “向来”指过去,“离合”指离别。“几销魂”形容极度悲伤、心碎。“今日”说明今天。“胡为”即为何。“又送”再次送别。 - 译文: 过去我们离别已多次,今日你又要走,为什么还要这样伤心地送别?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痛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必然性。 2. 归马恋群还蹢躅,迁莺求友亦殷勤。
【注释】: 何足:有什么价值。君行:指诗人送朋友去上任。秋曹:秋官的衙门,指御史台。着豸(zhù zhì):穿上官服,古代官吏外出时身穿朝服,头戴冠帽。幽隐意:隐居在深山中的意思。登车:上车赴任。慰情:安慰心情。霜横、风入:指天气转冷,树木变绿。庾岭:在今江西吉安境内。霜横:指霜降,即初冬。梅先发:梅花先于寒冬开放。乌台:指御史台所在地,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顿青:顿时变绿。温清:指照顾生活起居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携酒高堂问客归” - 描述了一个场景,诗人携带着酒站在高堂(可能是家中的客厅或书房)询问客人何时回来。这里的“携酒”可能表示对客人的款待,而“问客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归来的期待。 2. “黯然先问再来期” - 这里使用了“黯然”一词,表达了诗人因客人不归来而感到的失落和哀伤。而“再来期”则是诗人对客人未来回归的一种期待。 3. “男儿莫谩丘园老” -
注释:在今日,朝廷又委派您去福建担任巡抚,大都的杨柳正在争相斗艳。名流们做官,谁与您较量?我为您送别,还写诗以表我的敬意。今日的清风将伴您一路前行,百年的芳誉超越世人,流连忘返不要怪烛火频繁燃起,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您,像那晶莹剔透的明镜一样。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首句“斧钺于今又向闽”,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福建担任巡抚这一重要职务
注释: 三年鱼雁几回过,南望思君意未磨。 这两句是说,已经三年了,我们之间通过书信联系,但你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依然在思念你。 今夕挑灯重致语,别来离思恐犹多。 今天晚上我要挑着油灯给你写封信,因为我担心和你分开后,你的思念之情还很多。 抡材自合先推毂,书最还应有颂歌。 你被提拔为郡太守,我应该为你感到高兴,并写下赞美之词。 早晚乔迁何处去,岭南佳约莫教讹。 我希望你早日搬新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友人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投辖朝朝悟阿同,今朝行李果然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天清晨,我都会去拜访你,而你总是在阿同那里等我。现在,你终于决定向东行,这真让我感到惊喜。这里的“朝朝”表示每天都,“果然”表示确实如此。 第二句:“那知十载思君梦,又落三吴夜雨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十年来一直思念着你,但现在你又离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