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储
诗句: 1. 十年身已到璇霄,开阁犹闻引下僚。 2. 玄圃会须呈璞玉,终南当复赋梅条。 3. 人才孰可追三代,文字君应叹六朝。 4. 试问澄江静如练,何如澎湃浙江潮。 译文: 十年时间过去了,我已经到达了天上的璇霄宫,打开门的时候还能听到有人引荐我。玄圃里一定会有人献出珍贵的璞玉,终南山上也会有人在诗中吟唱梅花。谁能比得上古代的人才,您一定会感叹六朝的文字。请告诉我,宁静的江水像白练一样清澈
【注释】 苍:深绿。水苍为佩,用来形容傅宗伯的品格如翠色长青的水一样清雅;锦为袪,用来形容傅宗伯的风度如锦绣般绚丽多彩。 天家:天子之家。白玉除,指代皇帝。 北阙:古代宫门名,借指朝廷。早年仍听履:年轻时仍有机会进入朝堂。 东门:古时诸侯王所居之门。已悬车,指辞官归田。 尊前:指宴会之中。绿绮:指琴,常以绿色玉饰为装饰。 望里:指远方。丹梯:指梯子,这里比喻仕途。画不如,意指不及。 关令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概括答案。 第一句“宿云收尽好风来”,意思是说天边的乌云已消散尽了,好风来了。“宿云”是“晚霞”之意,“收尽”指消失,“好风”即顺风或和煦的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边已经没有暮色,只有晚霞消失了,而和煦的春风来了。“好风”即顺风或和煦的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边已经没有暮色,只有晚霞消失了
东园次陈以道评事 诗句释义: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东园与好友相聚的情景。首句“老来心事乐幽栖”,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次句“看竹怜君远见携”,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竹子,欣赏远方朋友的到来和陪伴;第三句“初辍班行来入社”,意味着诗人辞去官职后,来到东园与朋友们聚会;第四句“旧栽花木已成蹊”,形容东园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理,已经形成了一条小路,两旁种满了花木;第五句“东篱谁送陶潜酒”
【注释】 奉慈闱:侍奉母亲。 江水自饶鱼入馔:意思是江里有很多鱼,可以下酒。 羊肠:指曲折的道路。 【赏析】 《送唐给事出使侍母还乡》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全诗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远游归来的使者在归途中吟咏着诗人的诗句。 首句“朝回长得奉慈闱”,写使者早晨回到故乡后侍奉父母。“朝回”指早上回来;“长”字写出了对母亲的孝敬。次句“又却乘轺侍远归”,“又却”表示又一次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态度,同时要结合作者的相关注释以及写作背景来分析。 “归来犹未买良田,谁似淩江二守贤。”这两句写自己归家后仍无田可买,而羡慕别人有良田,用典出自《史记·管晏列传》。“凌江”指扬州。“凌江二守”,即宋代名臣范仲淹、韩琦。两人都为政清廉,关心民瘼,被百姓称为“凌江二守”。
【注释】 奎壁:指帝王所居之处。光:照耀。 金堤:指皇宫前的金水桥。 联丝鞚:系马用的辔。 玉署:指皇帝办公的地方。 鸾掖:指翰林院。 瞻具美:形容文章之美。具,尽,全。 鲤庭: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中丞:官名,唐代御史大夫的别称。 剩有新篇纪:还有剩余的新作品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年间诗人李程和郑覃为李德裕所作的两首诗之一。李程和郑覃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曾受命教庶吉士
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笔下古人之怀念 1. 诗歌原文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可怜一束生刍奠,不负交情只有君。 2. 注释与译文 - 乔木幽人三亩宅:描绘了徐孺子隐居于山林之中的景象,用“乔木”和“幽人”形容其高洁的品格。 - 生刍一束向谁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徐孺子的怀念之情,用“生刍”指代祭品,暗示着对死者的缅怀。 - 不负交情只有君:强调了徐孺子对自己的深厚情谊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游海珠寺时所作。此诗描绘了海珠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沧桑、人生短暂等哲理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深沉。 “谁驱石到江心”,意思是说是谁把石头推到江心?这一句看似在写景,实际上是暗含着一种讽刺意味。“天为羊城镇古今”,意思是说天地间仿佛有一只巨大的羊(羊城广州),它用其力量镇住了古今的风云变幻。“风月不随人共老”的意思是说
和蔡东轩驸马自寿 一代豪华称戚畹,百龄风骨似神仙。 旧闻朱邸邻珍馆,新赐黄封出御筵。 尘榻每缘佳客下,清风还许后生传。 欲知箫史酬恩地,惟以忠贞照暮年。 注释: 1. 一代豪华称戚畹:指当时的皇家家族,享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 2. 百龄风骨似神仙:形容其人一生如神仙般高洁,风度翩翩。 3. 旧闻朱邸邻珍馆:过去的传闻中,朱邸(即皇宫)旁边有一座珍贵的馆舍。 4. 新赐黄封出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