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向来尘虑已真抛,一卧经年始出郊。 - "向来":指以前。 - "尘虑":世俗的忧虑。 - "真抛":彻底放弃。 - "一卧经年":一年中一直躺着。 - "始":才。 - "出郊":离开郊外。 2.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 - "天下华阳":天下的华阳山。 - "八洞"
【注释】 十里:指十里长堤。一掌平:形容堤坝平如手掌,十分宽阔。野田溪草:田野中、河沟边的杂草。正纵横:纵横交错,形容草丛繁密。 青山远映:远处的青山倒映在秋云之下。薄:淡薄。 红树疏含夕照明:稀疏的树林里透出夕阳的光。含:容纳。夕照明:夕阳照在树上的景象。 细荇牵风浮不定:随风漂浮的细小荇菜无法静止。荇: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像丝带,有细长条状,叶上有许多小孔。 落花随水去无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每句话的逐句释义,包括关键词和它们的注释: 1. 无端秋色登临地,不尽长江眺望时。 - "无端":没有预兆,突然。 - "秋色":秋天的色彩,这里指秋天的风景。 - "登临地":攀登的地方,这里是形容登上焦山。 - "尽":全部,这里指长江的全部景色。 - "眺望":远望。 - "时":时间,这里指欣赏长江美景的时间。 2. 世路渺然空作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西风残叶嫩寒初,两日幽寻兴不孤。 - “西风残叶”形容秋天的景象,西风带着树叶凋零,给人以凄凉之感。 - “嫩寒初”表示天气还很寒冷,刚刚进入秋季。 - “幽寻”即私下里寻找,这里指诗人在秋天独自寻找美景。 - “兴不孤”意思是虽有孤独之意,但仍然兴致勃勃,没有感到寂寞或失望。 2. 心爱竹岩留客坐,力穷云磴遣人扶。 -
【注】: 沔县:今陕西省洋县,汉高祖置县,故址在县城东北。 重来:重新经过。 赊:远。 田田春水船船月:形容江水浩渺,月光映照下波光粼粼。 步步旗亭岸岸花:形容岸边的柳树和梅花竞相开放,景色迷人。 选胜:欣赏美景。 容我往:允许我前往。 寻幽:寻找幽静之处。 空复:徒然,枉然。 坡老:苏轼晚年号东坡居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沔县道中所作,描写了沔县的自然景色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留云亭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诗句“登留云亭”:登上留云亭。留云亭是一座古老的亭子,诗人登上留云亭是为了欣赏风景,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 2. 译文:“登上留云亭,站在亭子里多时。” 3. 关键词注释:“留云亭”,“亭子”。 赏析:首句直接点题,表明了诗人的行动和心情。他登上这座古老而美丽的亭子,静静地站在那里
【注释】西山口占示同游诸子:在山的西边,即名山。 慰所思:安慰思念之情。 幽寻已是隔年期:幽静地探寻已经过了一年。 一春风雨清明后:整个春天里都是风雨的天气。 老觉同游非故侣: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不像过去那样亲密。 笑看残壁有前诗:看着墙壁上的诗句笑了。 得意凭开口:高兴地谈论起来。 迂疏引兴迟:迂腐的人容易使兴致低落。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西山时的心情和感受,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译文: 我踏着石磴穿藤萝路,山路曲折遥无边。夜深人静灯火明,萧萧声中寒意浓。官途远行又出子午谷,乡梦萦绕心间难割舍。秦岭之下星斗近低处,汉江春暖瘴岚也消歇。驰驱不敢妄自劳苦叹,愧无涓滴报效报圣朝。 注释: - 蹑磴(niè dèn): 指攀登石级或台阶,这里指登山。 - 萝路:
【诗句释义】 已办登临罢远游——我已经完成了登高的游览,现在不再远行了。 倦知吾土故多幽——我已经感到疲倦了,因为我的家乡太幽静了。 渡江形胜诸山小,到海风烟一目收——渡过长江以后,看到其他山川就小了,而到了海边,所有的景色都尽收眼底。 晴影抱楼僧寺午——在晴朗的日子里,楼影和僧人的寺庙在中午时分显得特别迷人。 寒声飞雨钓岩秋——秋天的时候,雨水打在岩石上的声音像是寒声,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坐上宫道房 瑶台正对大茅峰,一日闲行万虑空。 青鸟夜归玄圃月,碧桃春绽玉台风。 上方楼观天应近,古洞蓬莱路或通。 便欲寻仙还自笑,夕阳芳草茂林中。 注释: 1.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在诗词中用以象征仙境。 2. 大茅峰:一座著名的山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风景区附近。 3.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以比喻信使或使者。 4. 玄圃月:指月亮的别称,玄圃是古代神话中的月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