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夏满辞京寺: "夏满"指的是夏天,"辞京寺"即离开京城的寺庙。这里表达的是对夏日结束的感慨,以及即将告别京都的寺庙。 2. 终南路有松: "终南"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南。"路有松"暗示了在通往终南山的路上,可以看到松树。这句话可能在描绘一种旅途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3. 月高缘白阁: "月高"形容月亮明亮,"缘白阁"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景点的名称
夏夜山中喜雨 何峰云共出,一夜洒山檐。 爽气连灯湿,凉声得树兼。 醉吟还有意,卧听似无厌。 已约凌晨起,泉声自卷帘。 注释: - 何峰:指山峰或山峰的形状。 - 云共出:云彩与山峰一起出现。 - 一夜:一夜之间的大雨。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得树兼:与树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醉吟:在酒醉的状态下吟诗。 - 卧听:躺下来聆听。 - 似无厌:好像没有止境。 - 已约:已经约定了。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题干要求,比如此题“赏析”的关键词是“方广寺石桥”,那么考生在赏析时,就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进行。 从诗中“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可以看出诗人写景的手法是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水净苔生发,山寒树着枝。”这两句诗写出了山的清冷、水的宁静,以及山的苍劲与树的挺拔。“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手法、内容主旨、情感、风格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术语对诗歌进行赏析即可。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点出时间地点与心情,后五句写景抒情。 【答案】 ①叠浪浸天青——水波连天
诗句释义: 1. 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 - 译文: 寺庙中香烟已散尽,周围一片宁静,没有一丝尘埃。 - 注释: “香销”指香烟燃尽,“人寂寂”表示周围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声音。“铺碧”可能指的是绿色的苔藓或植被覆盖地面,而“断尘埃”则表示这些植被使空气变得清新,连灰尘也难以附着。 2. 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 - 译文: 虽然雨水已经停止,但寺庙的僧人尚未开门。 - 注释:
【注释】 自乐:自得其乐。原西趣:指原野西边的小路。疏林,稀疏的树林。入户,进入内院。清:清凉、幽静。洗池:在庭院中凿井,以供取水之用。秋得月,秋天夜晚明月高照。移菊:移植菊花。夜栖萤,夜间栖息于萤火虫之中。古意:古人之意。琴淡:指琴声悠扬。新题:新的诗歌题词。病醒,病愈后精神清爽。时闻岳僧至:不时能听到山寺僧人到来。时闻,时时听闻。岳僧:山里的和尚。闲讲:闲暇时讲解。煮茶经:煮茶的方法和经验。
【注释】 1.省安上人:唐代禅宗高僧鉴真和尚在六十六岁时,曾住持长安荐福寺。后受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在日本传戒,并创建了唐招提寺。后人尊他为“鉴真大师”。鉴真大师的弟子省安上人是他的俗家朋友。 2.尘路:指仕途。 3.夜讲:佛教徒夜间念经宣讲教义。 4.晨斋(zhāi )磬(qìng):清晨起床诵经打坐时,敲击法器以清心寡欲。 5.石屏泉:指鉴真东渡时的船只。石屏,即石屏风山
【注释】 昼梦回窗下:白天梦见回到了窗下,指饮茶时。秋声碾树边:秋天的声响在碾茶的声音里响起,指秋日的清寂。僧敲石里火:僧人在石头里燃起木炭煮茶。瓶汲竹根泉:用竹子做瓶子汲水烧茶。影照吟髭碧:茶影映照着胡须变绿了。香医酒病痊:香气治愈了酒后生病的人。坐馀重有味:喝完茶之后,还有余味。犹见半墙烟:还看到一墙的烟。 【赏析】 这首五律诗描绘了饮茶的情景。首联写喝茶的情景,“饮茶”是此诗的题意
照上人山房庭树 照:映衬,照亮。 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山房:山林中的房屋。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译文: 映衬着山上房屋的庭院中的树木。 惹云非手植,自与薜萝交。 惹云:招惹云雾。 非手植:不是亲手栽种的。 薛萝:薜荔和女萝两种植物。 自与:自己与之。 译文: 招惹云雾不是亲手栽种的,它与薜荔和女萝相交。 雨过苔侵影,秋来月照巢。 雨过:雨水过后。 苔侵影:苔藓覆盖了影子。 秋来:秋天到来
注释:秋天的夜晚,灯光映照着岳客山(作者自指),我在深夜里坐在前面的轩中。白发人听着雨声,青山听着猿声。我病多需要服药,吟诗苦于被虫鸣声干扰。睡不着觉,我们相对着看,高树上的梧桐树叶子自己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与平上人深夜对话的情景。诗人以“秋灯”照映出“岳客”,在“前轩”中与对方交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句“白发新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