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注释】 淑气:和煦的春气。回南:指春天暖洋洋地吹来。 文星:指奎木狼(属猪)。省堂: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 犹县:仿佛悬挂。沧海月:古人常以沧海比喻广袤无垠的天地,故有“沧海月”之称。 紫薇郎:皇帝之臣,因唐时宫廷中称三品以上官为紫薇郎。 学道防衰晚:指修道防老。 愁应:指因忧愁而衰老。帝王:指皇帝。 思君直咫尺:意思是你我虽远隔千里,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如同在咫尺之间。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以下是诗句的释义: - “忆自秋风起”:诗人回忆起秋天到来时的情景。秋风作为季节变化的标志,常常与变迁、萧瑟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虚传奉使回”:指诗人被派遣出去,但实际上并未执行任务,可能是由于误解或误会导致的。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无奈。 - “未捐池上佩”:诗人未能带走池上的玉佩
【注释】1、岊江:地名,今属江苏。2、黄伯固:字彦卿,北宋诗人。3、大理:指黄伯固之父。4、谏书君最切:指黄伯固因上书言事,被贬谪之事。5、岩廊道已尊:岩廊,即朝廷。6、长报圣明恩:意谓要永远报答圣明的恩典。 【赏析】此为宋人送别诗,以“岊江”为题,写与友人分别之情。 “岊江送黄伯固大理赴白下”,首句点出地点和人物。岊江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黄伯固是一位有才华的士人,名叫黄彦卿,字彦卿
《出塞曲二首》其一: 黄金雕鹊印,白马出榆林。 瀚海行人绝,阴山杀气深。 汉恩长北损,边骑日南侵。 一唱丁都护,三军泪满襟。 译文: 金色的印章如同雕刻精美的鹊鸟,骏马奔驰出榆林关。 在辽阔的沙漠之中,行人断绝,北方的阴森气息越来越浓。 汉朝的恩泽在北地逐渐消磨,而南方边境上的边骑兵却日益猖獗。 当那悲壮的歌声响起,士兵们不禁泪湿衣襟,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注释: 1. 黄金雕鹊印
访吴山人隐所 脱屣吴居士,寻君江水遥。 云房生夜气,薜牖散春潮。 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 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 注释: 1. 脱屣吴居士:摆脱鞋子去拜访吴先生的居所。 2. 寻君江水遥:寻找你的身影在遥远的江水中。 3. 云房生夜气:如云般的房屋散发着夜晚的灵气。 4. 薛牖散春潮:薜荔的窗户释放出春天的潮气。 5. 榻静闻空籁:安静地躺在榻上,听不见任何声响。 6. 情高梦九霄
【注释】 吾怜:我怜惜你。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吏隐近沧浪:做官隐居在沧浪亭附近。吏隐:指隐居。沧浪:地名,即苏州沧浪区,位于苏州城西北。通元窍:通达道家的玄奥之道。元窍:道家所说的“天根”,即人体内的一种神秘通道。蛟龙翊尔翔:像蛟龙一样飞翔于天空。朱鸟国:《山海经》中的神话中三足乌鸦所居之地。紫薇堂:传说中尧帝的宫殿,因庭前种满花木,故名紫薇堂。授我冥筌意:传授给我玄妙的道理(冥筌),即玄学
译文: 湖面上遇见寒食节,行行云日迷蒙中。树林中的花相互映照发,只似武陵的溪水清。远处的水流和青烟相并,高高的杨柳黄鸟在啼鸣。每年年年对着芳草,古意充满城市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寒食节那天在湖上行走的情景。首联“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林花相映发,只似武陵溪”,则是对景色的描绘,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寒食节的独特氛围。颈联“远水清烟并
以下是对《郑善夫《病中》》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析: - “避地抛铜墨,风霜岁屡更。”:这里“避地”意味着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说明)而选择迁移或避难。“抛铜墨”可能指抛掉日常用品,象征放下世俗生活。“风霜岁屡更”形容岁月变迁,风霜交加,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那期凤鸟至,亦遣伏雌鸣。”:这里的“凤鸟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的到来,而“伏雌鸣”则可能是指女性隐忍待时的行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闭门经岁避尘缘,时参道德篇。 - 注释: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关闭了门扉,避开了尘世的纷扰和关系,时常翻阅《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寻求智慧。 - 译文: 我关上门,度过了一年的时间,避免世俗的纷扰。我常常翻阅《道德经》,从中寻找智慧。 2. 柴门背海闭,鸥鸟受人怜。 - 注释: 我的门是背对大海的,因此被称为“柴门”。这里用“背”字来形容其位置,意味着远离喧嚣。 - 译文:
夏夕青野堂卧月 海月团芳夜,园庐引绪风。 琴书栖榻晏,岩壑与人同。 尚泽南山雾,终怀北极枫。 黄虞忽到梦,伊郁卧隆中。 注释: 1. 海月团芳夜,园庐引绪风。 - 海月:指月光如水般洒在海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海月。 - 芳夜:美好的夜晚。 - 园庐:指作者的住处,可能是园林中的小屋或别墅。 - 绪风:微风,轻轻吹拂着园庐。 2. 琴书栖榻晏,岩壑与人同。 - 琴书:指作者喜欢弹奏乐器和阅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