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平生友,相看涕泪存。
谏书君最切,往事我难论。
放逐心无尽,岩廊道已尊。
愿将金石志,长报圣明恩。
【注释】1、岊江:地名,今属江苏。2、黄伯固:字彦卿,北宋诗人。3、大理:指黄伯固之父。4、谏书君最切:指黄伯固因上书言事,被贬谪之事。5、岩廊道已尊:岩廊,即朝廷。6、长报圣明恩:意谓要永远报答圣明的恩典。
【赏析】此为宋人送别诗,以“岊江”为题,写与友人分别之情。
“岊江送黄伯固大理赴白下”,首句点出地点和人物。岊江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黄伯固是一位有才华的士人,名叫黄彦卿,字彦卿,曾任大理寺丞。他与作者关系密切,故称为“平生友”。
“相看涕泪存”,第二句点明离别时的情景。二人在岊江畔告别,两人都忍不住流泪,可见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谏书君最切”,第三句写黄伯固上书言事,但结果却遭到了贬斥。这一句中包含了对黄伯固的同情以及对当时朝政的不满之情。
“往事我难论”,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感慨。由于时代变迁,许多事情都已经无法挽回,只能留下遗憾。
“放逐心无尽”,第五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被放逐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作者却无法忘记这段经历,因为它让他更加珍视友情。
“岩廊道已尊”,第六句则是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政治上得到尊重和认可,为国家做出贡献。
“愿将金石志,长报圣明恩”,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情的祝愿。希望能够像石头一样坚硬,永远铭记这份友谊;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永远怀念自己的恩情,回报国家的养育之恩。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思考。它既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时代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