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初出塞,宛转意何穷。
上马琵琶曲,流悲入汉宫。
自言妾命薄,万里去和戎。
今日蘼芜草,青青向陇中。
【注释】
(1)明妃曲:指王昭君的《出塞》诗。
(2)明妃: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因能歌善舞,被选入宫,后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称明妃。
(3)初:开始。
(4)宛转:曲折、回旋。
(5)上马:指登临战骑。
(6)琵琶曲:古乐器名,即《琵琶行》。
(7)“流悲”句:意谓乐声哀伤动人。
(8)和戎:古代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这里借指匈奴。
(9)今日:现在。
(10)蘼芜:香草名,又名蘼芜菜,生在水边,可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全诗以王昭君自述的口吻来写。诗人通过王昭君之口,把昭君和亲前后的心情,以及她所到过的地方作了生动的描绘。
首句“明妃初出塞”,点明了主题,是这首诗的第一层意思。“明妃”是王昭君的别号,“出塞”是她的生平事迹。诗人用“初”来修饰“出塞”,表明昭君出塞的时间还很短,还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浪,但已经显示出她非凡的气度。
“宛转意何穷”,是第二层意思,意思是说,昭君出塞以后,心情如何呢?她有无限的感情,难以言尽,所以用“宛转”来形容。
“上马琵琶曲”,这一句是第三层意思,是写昭君在出征前的情景。“上马”指临行,“琵琶曲”指乐曲,是送别的曲调。诗人在这里写得很细致,从“上马”到“琵琶曲”,从“曲”到“流悲”,再从“流悲”回到现实,表现了当时的气氛。
“流悲入汉宫”,“流悲”是指音乐中悲哀的旋律,“流”是流传的意思,“入汉宫”指进入中原的汉朝皇宫。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音乐的悲哀情绪比作昭君内心的哀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昭君内心的哀怨之情。
“自言妾命薄”,第四层意思,意思是说,昭君自己承认自己的命运不好,“命薄”指命运不济。
“万里去和戎”,第五层意思,是说昭君要远赴大漠和匈奴和亲。
最后两句是第六层意思,也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层意思,“今日”就是现在的今天,“陇中”是地名,今甘肃一带。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今,那些生长在陇中的香草已经长得很高了。诗人借用香草青青这一形象来比喻昭君的芳名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这首诗的特点是善于用典,而且语言简洁明快。全诗没有一句虚词,却写得情意绵绵,十分感人。诗中所用的典故都很贴切自然,不露痕迹。如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一事,史书记载甚详;诗中只用“和戎”二字概括,而其内容就非常具体了。又如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离别情景,也只用“上马”二字加以勾画,而其感情之深,气氛之浓,则已跃然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