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中秋同高宗吕传木虚城东步月有怀京华旧游 朗月团秋社,凉风薄岁寒。 故乡谁独健,永夜此同看。 邻篴伤今昔,山杯尽肺肝。 长安旧朋侣,搔首五云端。 注释: 朗月团秋社:明亮的月光洒在秋天的社日里。 凉风薄岁寒:清凉的秋风伴随着寒冷的岁末。 故乡谁独健:故乡中还有谁会如此强健? 永夜此同看:整个夜晚我们都一同欣赏着这美景。 邻篴伤今昔:旁边的篱笆上挂着已经枯萎的植物,感叹时光易逝。 山杯尽肺肝
此诗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如下: 时危长伏枕,月好自临关。 斥堠连吴越,烟尘犯海山。 民穷久欲乱,师老未成班。 此夕姑苏酒,酣歌不破颜。 译文: 在战乱中我常常卧病不起,只有在明月照耀的夜晚才能勉强起身。 边境上的烽火已经延伸到吴越地区,烟尘弥漫侵犯了大海和群山。 人民贫困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动乱,军队疲弱到无法组织成队作战。 今晚我独自坐在姑苏城下,畅饮美酒高歌一曲,脸上仍然保持笑容。
【注释】 双雁:比喻两个志同道合的人。 阶前:指庭院台阶之下,即门前。 关塞:古时关口要塞,泛指南方边远地带。 宦情:官宦之情,指做官时的心情,这里指仕途中的种种烦恼。 秋隼:秋天的猎鹰,这里指代朝廷中的权臣。 侧目:斜眼看。 风烟:自然景物,多用于形容气势雄浑的图景或意境。 异性情:指双方性格、志趣不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两行双雁,寄寓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首联“双雁为人得”
南关:指洛阳,诗人当时在洛阳。 度陇(lòng):过秦岭。陇是山名,今陕西、甘肃一带多崇山峻岭。陇头,即陇上。 折:变。 殊方:异乡。 梅柳春:春天里梅花、柳树发芽,吐芳菲。 兵戈:兵器和战争。 近:满眼都是。 书剑:指文才和武略。 阮籍(yùn jí):东汉末年文学家。有“中郎阮咸”等字号。因嗜酒而不得志,常以青白眼对待世俗之人。 原宪(yuán huàn):春秋时人。贫而无志操
释义: 天地突然变得颜色奇异,六花飞舞乱投, 飘渺的翠袖薄如蝉翼,增添了我的草堂更显幽静。 水边的梅花自顾媚笑,闭门不出你也不必忧伤。 玄机深不可测,让我与你一起沉醉在醉乡之中。 赏析: 首联“天地忽改色,六花风乱投”。“天地”指自然界,“忽”表示突变;“改”表示变化,这里指自然景物的变化;“六花”是雪花的别称,用来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这里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 颔联“翛然翠袖薄
【注释】 鲤湖:在江西南昌市,为庐山之东。三首:即《题鄱阳湖三山》。此诗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春天游历江西时所作。 【译文】 我来到这地方心意已了然,春水与湖水相接也无妨。 长有云彩依恋那洞府,名草也不辞弃那芳香。 月色寒冷侵逼到楼阁,滩声夜近床榻。 神仙真可学习,我就学陶潜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律。 首联“到此意了了,春湖接未妨。”表明诗人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鲤湖三首》中的第二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铁嶂垂天堑,石门修水关。 - "铁嶂"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用铁来形容其坚硬和壮观。"天堑"则是指天然形成的沟壑,形容其险峻。"石门"指的是一座巨大的石质山门。 - "修水关"指的是在水上设置的防御工事,可能是为了防止船只通行而修建的。这里的"修"字可能是指加固或修缮的意思。 - 整句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鲤湖的路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所感受到的豪迈情怀。接下来,我将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瑶宇青峰顶”:这里描述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的景象。瑶宇可能指的是仙界或者仙境中的宫殿。青峰则是指山峦的颜色,通常与云雾缭绕、苍翠欲滴的景象相关。 2. “芒鞋白鸟边”:芒鞋指的是草鞋,白鸟则是白色的鸟儿。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场景。 3. “风泉轰九鲤”
海门 落日映照在绵亭岭上,茫茫的江面上何处是归途。 山川沦没在茫茫水雾之中,天地间撤去了藩篱界限。 脱下鞋子还未相失散,放掉瓢子聊以自怡悦。 扶桑弱水之外,东望拂过彩虹霓虹。 译文: 落日照耀在绵亭岭上,茫茫大海上何处是归宿? 山川被淹没在水气之中,天地间已经没有了藩篱。 脱下鞋还未相分离,倒出酒来聊以自得。 扶桑弱水之外,向东眺望,只见彩虹飞架。 赏析:
岁末哭泣我近夫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 谁知道这是永久的离别,七月有书信从远处来。 即使去世还担心国家,皇天也妒忌人才。 世衰元气离散,君王去世玉山倒塌。 沧海垂钓者,冥心若死灰。 注释: 1. 宁知是永别:意思是怎么能够知道这是永远的别离。 2. 七月有书来:意思是说在七月时收到了远方来信。 3. 即死还忧国:意思是说即使死了也会为国家担忧。 4. 皇天亦妒才:意思是说皇天也嫉妒有才能的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