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诗中描述的是春天巴东的锦江之景,水流自巴东流入荆门、吴地,行程万里。楼船随着江流行驶,却未曾见到瞿塘峡的滟滪堆。此首诗通过描绘巴东春水和楼船细逐江流的画面,以及不见瞿塘滟滪堆的景象,展现了一幅长江流水的壮丽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之情。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涵: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
郁林东下对扶桑,黑雾沉山日晕黄。 鹧鸪啼上桄榔树,一寸乡心万里长。 注释: - 郁林:郁林县,位于今中国广东省。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这里可能指代郁林的某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黑雾:浓重的云雾。 - 日晕:阳光通过云层折射产生的现象,通常呈圆形或半圆形。 - 鹧鸪:一种鸟类,叫声悠扬。 - 桄榔树: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可食用。 - 寸:形容距离短。 - 乡心:故乡的思念之情。 - 赏析
【注释】 黄牌使者出行营:黄牌,指皇帝的圣旨;使者,指传达圣旨的人;出行营,指出外巡查。选舞徵歌以倾卫城:选舞,指挑选乐师;征,指歌唱。倾卫城,指使卫城的百姓欢欣鼓舞。报道儒生饬士马:报道,指传递消息;饬,指整肃;士马,指士兵和战马。南州叛贼一时平:南州,指南方的州郡;叛贼,指反叛的敌人;一时,指很快地、不久之后。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七绝。全诗前六句写诗人奉旨巡视南方,一路上见闻所感
注释:曹仲礼索取头巾表示将回家,同时致信王稚钦。 元是山人白接䍠,云逵赠女莫相疑。 原本就是山中之人的白接䍠,云逵赠给女子你不要怀疑我。 便从梦泽穿嵩少,更历襄城问具茨。 于是从梦泽穿过嵩山,又走过了襄城去询问具茨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四川时所作的。他以“浣花草堂”为题,写了五首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注释: 1. 瀼东瀼西:指瀼水(今四川渠县)东西两岸的花木丛中,诗人曾在这里居住过。 2. 花映渠:指花光映照在渠水中。 3. 浣花草堂:指他在四川时所建的别墅,因经常在此处洗涤衣服而得名。 4. 今有无:现在有没有了。 5. 杜陵老:杜甫晚年被贬至四川,故称杜陵。此二句意为:我多么怀念那位晚年流落江湖
峡猿啼过下牢关, 雪岭连天三百盘。 锦官城外西游客, 白日高歌行路难。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蜀中所作,描写了蜀中的壮丽景色和旅途的艰辛。其中,“峡猿啼过下牢关”描绘了山间的猿猴啼叫声;“雪岭连天三百盘”则形容连绵不断的雪山景象;“锦官城外西游客”指在成都锦官城外的游子,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受;“白日高歌行路难”则是表达了诗人在白天艰难行走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
【注释】 正德十四年四首 其四: 桑黄(一种草药):黄色。 渺渺(渺,远貌;渺渺,形容遥远的样子):远远。 蹑(jiē):践踏,踩踏。 清路(qīng lù)人:即“清道人”,指朝廷中为皇帝开路的人。 天子真:天子的真气。 宰相:这里泛指大臣或高官。 保车驾:护卫皇帝的车驾。 至尊:至高的,尊贵的,这里指皇帝。 雄武:英勇强悍。 动如神:行动起来有如神明般威武。 【赏析】
【译文】 在云中,铁骑驰骋猎取鱼阳,战鼓轰鸣,夜未尽而天已亮。 白马将军传递号令,宝匣献酒进献给君王。 【注释】 ①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 ②四首:指《正德十四年》诗共四首。 ③渔阳:汉郡名,今河北北部、天津市和北京市西部一带。这里借指边塞之地。 ④鼙(pī):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鼙鼓填填:指擂响战鼓。 ⑤传号令:传达军令。 ⑥金盘:盛酒的器具,常用来比喻帝王的御器。宝箧:盛放珍宝的箱子
【注释】 连云:指连绵的群山。三危:指岷山,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八阵图:相传为诸葛亮所设。巫峡:在重庆市东,瞿塘峡西口,三峡之一。剑门:在四川省剑阁县东北,瞿塘峡中段,是蜀、羌等族交界处。锦官:成都的别称,因有锦江之故。白帝: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瞿塘峡北口,是蜀汉时著名的要塞。 【赏析】 《蜀中歌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初春
以下是《黄河二首 其一》的诗句、译文、注释及其赏析: 1. 诗句:五月黄河风不回,六鳌东涌雪山来。 - 译文:五月的黄河风势强劲,仿佛不曾回转;六只巨鳌向东涌动,带来了雪山般的波澜。 - 注释:五月 - 指农历五月,即夏季。黄河风不回 - 形容风势强大,难以抵挡。六鳌 - 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用来形容巨大的水流。东涌 - 指向东方涌动。雪山来 - 形容海浪汹涌如雪山般壮观。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