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善夫
《寄安公石黄门二首其二》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草玄亭下与友人一同欣赏浣花溪的美景,同时载酒看花,随杖藜而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春不再,黄牛峡的风景依旧美丽,而诗人却每日思念着友人,直到猿狖啼鸣,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从诗句的字面意思来看,“草玄亭下浣花溪,载酒看花随杖藜”描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在草玄亭下浣花溪边,载酒赏花,拄着拐杖悠然自得
诗句:青毡乌帽适天涯,白首投荒莫咄嗟。 译文:我戴着青色的毡帽,穿着黑色的帽子,踏上了遥远的旅程。我已经白头到老,离开了我的家乡,不能再犹豫了。 注释:1. 青毡:青色的毡子,通常用来制作帽子或衣服。2. 乌帽:黑色的帽子,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服饰风格。3. 适:前往、去往。4.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5. 白首:指年老、头发变白。6. 投荒:离开家乡或故土,到外地去生活或工作。7. 莫咄嗟
【注释】 巴人曲:乐府《巴水》诗名。巴水,即今四川的长江和嘉陵江。巴水之畔多山峦,以蛾眉山为最著。青霄:指峨眉山。巴水发源于此,故称“娥眉”。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巴水至此,地势险要,有白帝城扼守。巴路遥:指通往巴蜀的道路遥远难行。羌笛:古羌族的一种乐器,音调高亢悲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巴水风光、抒发游子思归之情的乐府民歌。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巴水两岸秀丽的山色
闻君久住成都市,岂为成都卖卜钱。 万里桥西逢蜀使,问余何事女牛边。 注释与赏析: - 闻君久住成都市:“闻”字表达了诗人听说安公长久居住于成都的消息;“久住”说明时间之长;“成都市”指代的是诗人所在的地点。 - 岂为成都卖卜钱:这里的“岂”表示反问,“卖卜”指的是占卜,而“买卜”则是指预测未来或解答疑惑;“成都”再次出现,强调地理位置,而“卖卜钱”则暗示了某种利益驱动。 - 万里桥西逢蜀使
《璚州歌五章·其二》是明朝诗人郑善夫的作品,下面将依次展示每一句的原文、译文及注释: - 原文: 长鲸一涌雪山翻,海若爰居不可驯。 知君定怕风涛急,白地风涛怕杀人。 (注:璚州歌即指《长鲸歌》,这是明代郑善夫的一首诗) - 译文: 一条巨大的鲸鱼突然冲入大海,让雪山为之震动。海神因为无法控制这头长鲸,而感到无奈。 我知道你非常害怕猛烈的海风,即使是平静的海面也会掀起巨浪。 - 关键词解释:
湖上空波明彩霞,逢逢花鼓若为挝。 云帆拟挟飞仙去,沧海惊传银汉槎。 注释与赏析: - 首句“湖上空波明彩霞”:描绘了天空中的霞光映照在湖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 次句“逢逢花鼓若为挝”:描述湖上偶尔传来的花鼓声,如同敲打在诗人的心上,引发了他的遐想。 - 第三句“云帆拟挟飞仙去”:用云帆比喻自己,仿佛要像飞仙一样自由地飘去,表达了诗人的豪放和向往。 -
潮州东门鳄徙溪,行路萧萧猿狖啼。 可耐曩时勾漏令,云车更度郁林西。 注释:潮州东门的鳄鱼在迁移到溪水中,行走的小路上猿猴叫声凄厉。我不禁怀念起过去担任勾漏县令时,乘坐着云雾之车,越过郁林郡向西去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去岭南(今广东一带)所作。首句描绘了离别之地的自然环境。次句写行人的行程。三、四两句则通过“昔”与“今”的比较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蛮江:即漓江,源出桂林。瑶京: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双凫:指信鸽,古称“飞凫”。谒帝:拜见帝王。蓬莱宫:《拾遗记》载:“蓬莱山在海之中,仙圣所在,七十二桥,五里一桥,其上复有天门、玉阙……”这里指传说中的神山,也泛指神话中的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送别的地点和季节,次句写江岸的景色,第三句是诗人的愿望和祝愿,尾句是想象中的景象,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桃源县前雷雨急,洪河拍天黄雾深: - 在桃源县的前方,雷雨来得特别急,洪河拍打着天空,形成了浓厚的黄雾。这里的“雷雨”和“黄雾”都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急”和“深”则描绘了天气的猛烈程度。 2. 淮南古意正愁目,更着悲歌乱客心: - 想到淮南的古老意境,诗人不禁愁眉紧锁。再加上悲歌,更是让游子的心中充满混乱与不安。这里的“古意”指的是淮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黄金台上草已芜,锦官城西花映渠。 注释1:芜,荒废、荒芜。 译文:黄金台已经荒废了,成都的锦官城西边,鲜花盛开。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黄金台和锦官城西的景色,表达了对朋友离开后的思念之情。 知君卖卜成都去,不羡风云驷马车。 注释2:知,了解。君,指诗人的朋友。卜,占卜。 译文:我知道你会去成都做买卖,我却不羡慕你那四匹马驾车的豪华马车。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对朋友离开后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