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山色上青霄,白帝祠西巴路遥。
二月巴江花烂熳,一声羌笛为停桡。
【注释】
巴人曲:乐府《巴水》诗名。巴水,即今四川的长江和嘉陵江。巴水之畔多山峦,以蛾眉山为最著。青霄:指峨眉山。巴水发源于此,故称“娥眉”。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巴水至此,地势险要,有白帝城扼守。巴路遥:指通往巴蜀的道路遥远难行。羌笛:古羌族的一种乐器,音调高亢悲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巴水风光、抒发游子思归之情的乐府民歌。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巴水两岸秀丽的山色;后两句写春天巴水岸边的花烂熳,听到羌笛声便停桡(摇船桨)而归。
开头两句写蛾眉山色上青霄,白帝祠西巴路遥。“娥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青霄”是说蛾眉山直插云霄。“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瞿塘峡口,是三峡之一。“巴路遥”,指通往巴蜀的道路远。诗人由望见的山色和道路,引出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写春天巴水岸边花烂熳,听到羌笛声便停桡而归。“巴江”,指长江流经四川一带时,称为巴水。“花烂熳”,形容春花盛开。“一声羌笛”,羌笛声音凄清幽怨。“羌”,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这里泛指南北地区少数民族。“桡”,船桨。“停桡”,意思是因听到羌笛声,便停止了摇船。
【译文】
蛾眉山色直入云霄,白帝城西去巴国路途遥远。
二月巴江岸上花开得烂熳,听到一阵羌笛声就停下船桨返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