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注释: 1. 侍臣如雨集蓬莱 - 描述众多官员像雨点一样聚集在蓬莱宫,形容朝廷内外的官员们云集此地,场面宏大。 2. 词赋翩翩入咏才 - 指诗词歌赋才华出众的人被邀请前来吟咏。 3. 典玺名应高两省 - 典玺(掌管皇帝印玺)的名字应该让两省(中书、门下二省)感到光荣。典玺通常指的是负责保管皇帝重要文书和印章的官职
注释: 奉送大司马王公还河东为李临淮作 —— 送给王公,让他回到河东,是为李临淮写诗。 典午中朝席屡虚,殿头频上乞休书 —— 朝廷中常常空着座位,殿头官(即门下省给事中)多次上书请求退休。 沈碑汉水当阳事,挥涕东门疏傅车。 —— 在汉水的边碑前,他回忆起当年当阳的往事,泪水洒在东门,写下了《出师表》。 谁识倚峰臣节苦,莫言前席主恩疏。 —— 谁能理解我忠诚于国家,坚守自己的原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奉送大司马王公还河东为李临淮作 - 这是诗歌的标题,表明这首诗是送给某人(可能是李临淮)的礼物,并为其在河东的旅程作诗。 2. 受钺曾登大将坛 - “受钺”指的是接受军权或授予兵权,常用于描述高级将领接受命令或授予权力的场景。“大将坛”则是指军事指挥的大场所或重要地点。此句意味着这位将军曾在重要的军事场合被授予军权。 3. 九边重借惠文冠 - “九边”泛指边境地区
注释: - 寒城白日下如飞,临路苍茫一揽衣。 - “寒城”指的是冷清的城池,“白日下如飞”形容城门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如同飞鸟掠过天空一般。 - “临路”表示靠近道路。 - “苍茫”形容道路两旁景色广阔而模糊不清。 - “一揽衣”是说顾宪副即将踏上征途时,他急忙整理衣服准备出发。 - 名自竹西传雪赋,人今滇海避霜威。 - “竹西”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它来指代诗人自己。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小节。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析: 1. 诗句:"膺门声价羡登龙" 译文:我羡慕你的名声和地位,就像羡慕那些飞腾的龙。 注释:这里的“膺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门或领域,而“声价”是指声誉和地位。"登龙"是中国文化中常用来比喻升官发财、飞黄腾达的成语。 2. 诗句:"回首平津却扫慵" 译文:回想起我在平津的日子,曾经懒得打扫门户。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一:“登台自许千金价,满座能传入洛诗。”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台上自视甚高,认为自己如同千金般珍贵,能够引起众人的赞赏和传诵。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艺术成就的认可。 - 诗句二:“黄石授书吾已后,相如成赋尔同时。” 这里的“黄石授书”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黄帝传授《黄石公兵法》,而“相如成赋”则可能指的是司马相如创作的《子虚赋》
注释 燕台春色酿馀寒,花柳千门驻马看。 乘传尚为金马使,对君犹着鵔䴊冠。 楼船已见宣威远,蒟酱谁知入贡难。 莫道中朝推毂少,姓名书在殿南端。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任别驾奉使还滇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首联“燕台春色酿馀寒,花柳千门驻马看”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燕台指的是京城,春天的景色已经渐渐消散了寒冷,花柳树繁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解释含义,并写出译文、注释和赏析。“问寿谁能知甲子”意思是:询问长寿的人谁能知道时间到了甲子年?“高风还似隐支硎”意思是:高洁的品行还像隐藏在支硎山一样清高吗?“年收粳秫堪娱老”意思是:每年都有好稻米可以娱乐老人;“旧饵参苓可炼形”意思是
注释: 1. 乘障远行孤竹国,衔杯高望蓟门天。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遥远的旅途中,我乘坐着障碍前行,前往孤竹国,并举杯遥望远方的蓟门。 2. 尚方履自东齐赐,大将旗从瀚海搴。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尚方的鞋子是从东齐皇帝那里赏赐的,而大将的旗帜则来自瀚海的战场。 3. 踠足岂能参上驷,登坛今幸有诸贤。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踮起脚尖也比不上那最尊贵的马匹,现在有幸有各位贤能的人在这里。 4.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应从全诗内容、主题思想、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作答。然后按照要求逐一赏析,最后总结答案要点。 本题中第一二句写董侍御的出身和政绩。“单车”是说他没有随从的车辆,说明他出使边地时不带随从。“汉循良”指汉朝循吏,循吏多清廉敦实之辈;“仙闱”指仙境,仙宫,代指南唐的长安。“归去仙闱揽舜裳”意思是说董侍御出使关中后,回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