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
注释: 题方壶画为斯贞侄赋:在方壶画中题诗作赋。斯贞是诗人的朋友,他善于书法,所以在这里把诗歌和书法并列在一起。 巨然画与书法同,纵笔所至生秋风:张僧繇的画作和书法一样,挥笔之处,便生出一种秋风萧瑟的感觉。巨然,唐代著名画家,他的山水画造诣极高,与李思训、李昭道并称“大李将军小李菩萨”。 墨飞原气泻沆瀣,青摩斗角连崆峒:墨迹飞扬,如同原气泻出,天空中弥漫着清凉的空气,青翠的山峰高耸入云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吊晋安将军歌 -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对逝去的晋安将军表达哀悼之情的作品。 - 赏析:此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晋安将军的去世,以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2. 荔枝城头花簇簇,王孙不归春水绿 - 注释:在荔枝城的城头上,繁花似锦;王孙(这里指晋安将军)不在,春天的水依然清澈。 - 赏析:通过对比春水的清澈和城头的繁花,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3.
【注释】 经:通过。抚河遇雪:经过抚河时遇到大雪。午方起:中午才起床。 沙溪: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东北。飞雪狂:大雪狂舞。不(bù)敢:不敢。开篷窗:打开船篷。蒙头裹被:用头巾、被子蒙住头和脸。浪急声舂撞:船底的浪花冲击的声音很大。岸上:船靠岸的地方。枫林:枫树成林。茅屋:茅草盖顶的房屋。新年家家无米粜:新年初时,各家各户都卖不出米来。 土灶:用土做燃料的炉子。炊烟:做饭的烟气。湿薪:潮湿的柴火
【译文】 锦囊粉黛销尘土,香冷春迷山下鬼。 梨园弟子散如烟,六么谁按霓裳谱。 梧桐萧萧秋雨愁,君王归来多白头。 宫墙瓦落芙蓉苑,辇路尘蒙华萼楼。 牝鸡司晨古之训,九龄先识非阿佞。 渔阳鼙鼓蔽黄埃,临洮战血生青磷。 二十四郡何无人?但恨不识颜杲卿。 国忠既诛林甫死,勤王义旆趋咸京。 唐室安危诚再造,汾阳令公国沆老。 万邦归正泰阶平,九庙无虞灵寝扫。 大笔特书昭日星,龙蛇剥落莓苔青。 呜呼浯水泻遗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明确要求,把握关键信息点,注意从标题、诗句的表达、写作手法、内容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大梁行”为题目,应分析诗的内容和情感。此诗写大梁繁荣盛况,由宫阙浮天耀桃李,到斗鸡走马事金鞍;由银烛填街美人过,到紫盖凌云公子还;由五侯七贵行人避,到朱亥能移晋鄙兵,至侯嬴自执夷门辔;再到回首英雄非昔时,最后写到日落狐狸当树啼。全诗以大梁为背景
【注释】 1. 承:承接,承接堂,即承奉堂。 2. 洪善初:字子诚,南宋人,曾任承奉郎,有《承奉堂诗集》传世。 3. 天狗蚀月岁靖康:天狗(神话中的动物,形如狗)食月亮的典故。 4. 血战于野龙玄黄:在田野上和敌人进行战斗。 5. 神鳌夜泣九渊沸:神话中神鳖能听到天地间的哭泣声,这里指听到国家危亡的悲鸣声。 6. 翠华日薄寒无光:皇宫里的皇帝驾崩了,象征国家的灭亡。 7. 主忧臣辱誓万死
【解析】 “百草秋已谢”,百草,泛指各种植物。秋已,秋季已经。谢,凋落。 “佳菊独含姿”,“含”,蕴藏、包含。 “凉飙”,清凉的风气。清馥,清香。飙,风。 “夕露敷寒蕤”,夕露,傍晚的露水。敷,覆盖。寒蕤,寒光。 “逶迤掇三径,窈窕盈东篱”,逶迤,曲折。掇,拾取。三径,指三条小路。窈窕,形容曲深幽远貌。盈,满。东篱,东方的篱笆。 “谁怜幽贞操,自托迟暮期”,“自托”是说自我推荐、自我表白
诗句释义: 1. 云涛兄归窆于分乡界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 - “云涛兄”指的是某人,“归窆”意为归葬。这句话意味着云涛兄在辛未年(假设为某个特定的年份)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去世后,被安葬在了分乡界。 2. 同气义所感,永诀情更伤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云涛兄的深厚感情和对其离世的哀悼。“同气”意指有血缘关系或情感深厚的人。 3. 老泪酬荒草,孤酸割柔肠 - 描述了作者因悲痛而流下的泪水
【注释】 为臣:作为一国之臣。委质:献出身体。 一死讵所辞:一死有什么值得推辞的。讵:同“遽”,哪里,怎么。 况:何况。三良:指伯夷、叔齐、刘海。周伯宁:即周朝的太师尹吉甫,字子文。 贤:贤能。 捐躯:捐弃身躯。 视如归:像回到故乡一样。 伤哉:悲伤啊。秦氏:指秦国。惑:迷惑。 殉葬:随葬。非圣仪:不是圣王之典制。 维时:当此之时。百职事:百官事务。 谠议:正直的言论。无良规:没有好的规矩。
诗句解读与赏析 经白将军故第 - 注释:经过白将军的故居。 - 赏析:诗的开篇直接点题,引出了白将军的故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粉墙将暖日 - 注释:粉红的墙壁映衬着温暖的阳光。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温暖阳光下的粉墙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和愉悦。 依旧柳条新 - 注释:柳条依旧翠绿而新长出来。 - 赏析:通过对比“旧”的柳条和新长的柳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