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风寒飞雪狂,风大不敢开篷窗。
蒙头裹被睡过午,柁底浪急声舂撞。
岸上枫林茅屋小,新年家家无米粜。
土灶作炊烟满船,灰压湿薪蚯蚓叫。
山僮不愔途旅艰,靴绽衣薄双眉攒。
艰难末路乃如此,富贵有梦真邯战。
却忆琼林侍宫膳,雪花不入黄金殿。
酒上朱颜万国春,花簪乌帽千官宴。
锦笺彩笔赐题诗,仙仗频移出苑迟。
身惹御香罗袖窄,马蹄归踏杏花泥。

【注释】

经:通过。抚河遇雪:经过抚河时遇到大雪。午方起:中午才起床。

沙溪:地名,在今浙江嘉兴县东北。飞雪狂:大雪狂舞。不(bù)敢:不敢。开篷窗:打开船篷。蒙头裹被:用头巾、被子蒙住头和脸。浪急声舂撞:船底的浪花冲击的声音很大。岸上:船靠岸的地方。枫林:枫树成林。茅屋:茅草盖顶的房屋。新年家家无米粜:新年初时,各家各户都卖不出米来。

土灶:用土做燃料的炉子。炊烟:做饭的烟气。湿薪:潮湿的柴火。蚯蚓叫:蚯蚓发出鸣叫声。(意思是:烟囱冒烟)

山僮:指山中童子。不愔:不知道。途旅艰:旅途艰难。靴绽:鞋裂。衣薄双眉攒(cuán):衣衫单薄,眉毛紧蹙,形容穷困潦倒的样子。难:困难。

艰难:指旅途艰难。末路:道路的尽头,这里比喻困境,也比喻失败的结局。真邯战:真令人痛心。

却忆:回想。琼林:唐玄宗所建的宫殿名,位于洛阳。侍宫膳:侍奉宫中膳食。雪花不入黄金殿:皇宫里的雪花不会落在金殿上。酒上朱颜:酒面上映出了红润的容颜。锦笺彩笔:华美的信纸和笔。赐题诗:皇帝赐给题诗。出苑:从苑囿出来。迟:迟缓,慢。身惹(rě):身上染上。罗袖窄:衣袖狭窄。马蹄归踏:马儿归来践踏着。杏花泥:杏花烂漫的泥地。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写于作者流落江南时。诗人在途中遇到大雪,船停泊在沙溪,风大而雪狂,不敢开窗,只好把头裹在棉被里睡觉,醒来后船已靠岸,但船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又勾起了诗人对往日宫廷生活的回忆,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第一句“经抚河遇雪舟中睡午方起”,点明了诗人在流放途中经过抚河时遇到的大雪,船中人正午才起床。这一句写出了天气寒冷、大雪纷飞的情况,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凄清伤感的基调。

第二句“沙溪风寒飞雪狂”,描绘了沙溪这个地方在风雪中的严寒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风雪吹得如同狂野的野兽一般,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雪的猛烈程度。

第三句“风大不敢开篷窗”,则进一步渲染了风雪的凶猛。诗人因为害怕风雪,所以不敢去开窗透气,只能把头裹在棉被里睡觉,以此来抵御寒冷。这一细节描写非常真实,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处境之艰难。

接下来的句子“蒙头裹被睡过午,柁底浪急声舂撞”,则是诗人自己描述在风雪中度过的午餐时光。他虽然蒙着头裹着被子,但仍然无法抵挡寒冷,只能继续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痛苦。而船底的浪花冲击声则如同舂锤一般敲击着他的心灵,让他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

第五句“岸上枫林茅屋小”,则描绘了诗人在岸边看到的景象。他看到了一片枫树林,还有一座茅草屋,这些自然景物显得如此渺小而凄凉。诗人用这个细节来反衬自己的处境之悲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新年家家无米粜”,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他发现,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人家都没有卖米的,人们的生活十分贫苦。诗人用这个细节来表达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第七句“土灶作炊烟满船”,则描绘了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景象。他发现,那些没有卖米的人家都是用土灶做饭,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这一句既反映了人民的贫困生活,又增添了诗中的意境和氛围。

最后一句“灰压湿薪枯蚓叫”,则描绘了诗人在船上看到的另一种景象。他发现,那些没有卖米的人家都是在湿柴火上做饭,炊烟中夹杂着柴火燃烧后的灰烬,还带着一股霉味。而那些干涸的小河里,蚯蚓正在用力地挖掘泥土寻找食物。这个细节既反映了人民的艰苦生活,又增加了诗中的意境和氛围。

整首诗以“沙溪”为线索,通过对风雪、船只、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与沉思。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