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义所感,永诀情更伤。
老泪酬荒草,孤酸割柔肠。
悬旌风带色,掩隧日无光。
岂止山阳笛,箫骚起白杨。
诗句释义:
- 云涛兄归窆于分乡界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 - “云涛兄”指的是某人,“归窆”意为归葬。这句话意味着云涛兄在辛未年(假设为某个特定的年份)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去世后,被安葬在了分乡界。
- 同气义所感,永诀情更伤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云涛兄的深厚感情和对其离世的哀悼。“同气”意指有血缘关系或情感深厚的人。
- 老泪酬荒草,孤酸割柔肠 - 描述了作者因悲痛而流下的泪水,像荒草一样无助。同时,这种悲伤也割裂了作者的内心。
- 悬旌风带色,掩隧日无光 - “旌”通常用于悬挂旗帜,这里可能指墓碑上的标志。“带色”意味着飘扬着色彩。“掩隧”指掩盖坟墓隧道。这句诗描绘了墓碑在阳光下的景象,以及阳光无法照射进坟墓隧道的情景。
- 岂止山阳笛,箫骚起白杨 - 最后一句表明,哀悼的情绪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哭泣,引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山阳笛”可能是一种乐器,“箫骚起白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哀思不仅局限于个人,还触动了整个社区的情感共鸣。
译文:
云涛兄在辛未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去世,被安葬在了分乡界。
我们同为骨肉,因此我对他离世的感受尤为深刻,离别之情更加令人痛心。
我的泪水像荒草一样无人知晓,而我的悲伤却如同刀割一般刺痛着我柔软的心扉。
墓碑在风中飘扬,色彩斑斓;但当阳光透过隧道时,却无法照进。
这份悲痛不仅仅局限于我个人,它触动了整个社区,甚至激发出了一种对故乡和亲人的共同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个已故朋友的怀念和悲伤。首句即明确了逝者和其安葬的地点,紧接着通过第二句表达了对朋友离世的悲痛感受,第三、四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朋友离世而产生的内心痛苦。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生死的不同境遇,增强了整首诗的表现力和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很好地捕捉了失去亲人后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