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注释: 病危效康节体: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病危的时候,我仿照康节体的诗歌进行创作。"康节体"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体裁,通常具有规整的格律。 病势熏心力莫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疾病让我的心情受到极大的影响,我无法支撑下去。"病势熏心"形容病情严重到影响了人的精神和意志。 独将天命自推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能按照我的天命来改变我自己的命运。"天命"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者宿命。
这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生地生天别有身 - 这里描述的是天地之间的区别,即“生地”和“生天”。天地虽然看似一体,但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身藏天地岂为贫 - 这是在说,尽管天地看起来是一体的,但它们其实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拥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不能以贫穷与否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有无不测终何物,动静之间难语人 - 这句话的意思是
别宁远桃生世南求学记 几年欲放濂溪棹,今见舂陵故里人。 冉冉浦莲应自好,青青窗草几回新。 图书待尔传无极,风月于吾觉有神。 此去得师应自别,酒中且赠一丸春。 【注释】 ①濂溪:即濂溪先生张栻,南宋著名理学家。 ②舂陵:在今湖南东部,是张栻的故乡。 ③冉冉:形容莲花开放的样子。 ④图书:指学问。 ⑤风月:指自然景物。 ⑥酒中:这里指饮酒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二句写诗人送别桃生时的心情
诗句释义及翻译: - 五尺身躯一丈夫(注释:五尺,古代长度单位之一;身躯,身体;丈夫,男性壮汉。) - 百年事业竟何如(注释:百年,形容时间长;事业,指事业或作为;竟,到底;何如,怎样。) - 每思曾点三春乐(注释:曾点,孔子的学生;三春,一年中的三个春季;乐,快乐。) - 岂用康成万卷书(注释:康成,汉代文学家班固的字,此处指班固;万卷书,形容学问深博;岂,表示反问的语气;用,因为;)
《邃夫弟初入南雍》,是明代罗洪先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频收家问为兄慰,初试乡心觉汝难 - 频收家问为兄慰:频繁收到家中的问候,这些信息是为了安慰我兄长的忧虑和思念。 - 初试乡心觉汝难:首次离家去到外地,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乡愁和不安。 2. 资遣聊同从外傅,纵观况已到长安 - 资遣聊同从外傅:虽然被派往外地学习,但这是暂时的安排。 - 纵观况已到长安
屠竹墟有贻次答(注释)中年学道负心期,始信杨朱亦泣岐。 扰扰渐忘聊自遣,空空仅似有何知。 倘逢南郭堪相偶,解读西铭不恨迟。 底事别来如对面,问君可是破群疑。 逐句释义: 1. 屠竹墟有贻次答:屠竹墟有一个人留下了他的遗作《贻次答》,作者对此进行了回应。 2. 中年学道负心期,始信杨朱亦泣岐:“在中年时,我学习道家的教义,但心中充满了负疚和疑惑,直到我开始思考杨朱的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雨中凭楼远眺,思念友人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春雨春云黯不收”:春雨绵绵,春云黯淡,似乎永远无法消散。这里的“收”指的是消失、散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哀愁。 2. “溪声乱处独凭楼”:在溪水声声乱杂之处,独自倚靠着高楼。这句描述了诗人独自凭楼远观的景象。 3. “琅琊山好人常醉”:提到“琅琊山”,这应该是一个地名
诗句 1. 寿王母金孺人九十:祝颂寿星王母(金孺人),九十岁高龄,如同海上的神仙一般。 2. 王母从来海上仙:王母是来自海上的仙人。 3. 春风九十又华筵:春天的气息已经过去九十年,又是一年华美的宴会。 4. 世由凤阁丝纶贵:世间因王母在凤阁的诏书而尊贵。 5. 家是乌台甲第先:家中是乌台(御史台)甲第(官邸)中的佼佼者。 6. 婚嫁即看俱白发:看到子女和孙辈的婚姻,都已成白发老人。 7.
《寿桃林一愚伯八十》:罗洪先的诗韵深长 1. 诗句原文 早知世道等浮烟,不恨南枝春色偏。 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 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 2. 译文与注释 - 译文:我深知世间纷扰如同烟雾般无常,并不遗憾我的春天色彩略为逊色。 - 注释: - 早知世道:很早就知道世事如同浮云般变化莫测。 - 等浮烟:形容世界的变幻无常。 - 南枝春色
【注释】 平阳:地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双江:指黄河和汾河交汇处的晋南地区,又称平阳。阅:审理。圣朝:这里指宋朝。体群臣:体恤群臣。将:要。共怜(qǐ):怜悯,同情。沈灶地:沉没的灶台,比喻被冤杀的人。不疑:不疑惑。胡来:胡作非为。借箸:借用筷子,比喻出谋划策。安:安全,平安。吹毛:吹毛求疵,挑剔毛病。晋阳: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乐土:安乐之地。安危:国家兴衰,这里指国运。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