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考正刘忠悯公讳日》赏析 罗洪先的《考正刘忠悯公讳日》,一首七言律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死议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批判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在审视这首诗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对生死话题的探讨——生死论迟速,疑信元关笔削权。诗句中“身亡底事论迟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对于生死的讨论,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以及翻译: 第一部分: - 寄吴九山:这里的“寄”可以理解为作者向某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念,“吴九山”可能是一个收信人的名字或地名。这部分可能是一首诗的标题,表达了作者对吴九山的思念之情。 第二部分: - 严君出处类而翁:这里的“严君”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出处类而翁”可能是在描述这个人与作者之间的相似性或共同点
赠特峰兄令永定 亲民自属为儒事,今佩铜章百里中。 官署乍开当岭月,蛮音惯听问乡风。 林乌日下庭阶静,垄雉春多野戍空。 令谱传来君第几,美名期与古人同。 注释: 1. 亲民自属为儒事:亲近百姓,自然而然地成为儒者之事。 2. 今佩铜章百里中:现在佩戴着铜质的官印,在百里之内担任官职。 3. 官署乍开当岭月:衙门刚刚开张,正对着山岭上的月亮。 4. 蛮音惯听问乡风: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口音
寿桃林一愚伯九十 丈人九十身长健,闾里过从旧识名。 就养久闻朝市事,观书还辨古今情。 当门树老曾看种,在学孙多自教成。 行辈祇今谁得似,季方年齿近难兄。 注释: 1. 丈人九十身长健:丈人,对老人的尊称。九十岁,是长寿的年龄,身长健则表示健康长寿。 2. 闾里过从旧识名:邻里之间常常来往,相互认识,有旧日的交情。 3. 就养久闻朝市事:就养,指在家养老。朝市事,是指朝廷和市场上的事情。 4.
【注释】 欧阳监丞祠:欧阳参赞(监察)的祠堂。欧阳参赞,即欧阳修,曾为陕西路经略安抚副使兼本路兵马都监,后升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 无归日:没有回家的日子。 烈风:猛烈的风。 尺寸地:指土地,引申为领地。先世:先人或前辈。 存亡:存与亡,生存与死亡。列城:城池。 北地:指南宋的北方地区。重来急:敌人来势凶猛、紧迫。一介:一个,表谦辞。 九京:京城长安。乱蝉:乱落的蝉。高树:高大的树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溪水初生春棹开,溪边野草绿于苔。 - 注释:春天的溪水刚刚解冻,小船在岸边划开一条新路。溪边的野草绿色,比泥土上的青苔还要鲜绿。 - 赏析:这句描绘了春天溪水的生机和野草的翠绿,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2. 白驹客至芳情合,青嶂烟多暝色来。 - 注释:有一匹白色的骏马到来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题旨,颔联紧承上句,颈联写龙溪之友,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怀。 【答案】 “河汾门下几人过,屡见其如遽别何。”“河汾”指代王维的居所,“几人过”表明友人来去匆匆。“遽”即突然。 译文: 在王维的府邸门前,有几位朋友匆匆而过,他们频频地看见你就像突然分别一样。 一月斋心仁义外,三年横口是非多。 译文: 一个月内一心向善,把仁义放在首位,三年里横生是非。 诸生避席从相问
【注释】 不出深山:不出仕。 湖边又上:湖边,泛指江南的西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李膺,即东晋李膺,字元瑜,为当时名士,曾任太傅,后被奸臣所害。这里泛指有名望的人物。 芝城夜雨:芝草城的夜雨,指苏州。 岩寺松风:指苏州天平山的寒山寺松柏苍翠,风过松下发出松涛声。 自笑多岐:我自笑自己一生坎坷,到处奔波。 何如一息:如何,怎么样。一息,片刻。 守绵绵:守持着。 㗳然: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一位七十岁的老人的晚年生活。 桃林竹坞,翁七十——诗的首句以“桃林竹坞”起兴,引出了主人公翁七十的形象,描绘了他居住的环境。 宗家家庆似君难,七十容颜尚渥丹——第二句表达了翁七十岁仍然保持着年轻的样子,他的面容红润如丹。 兄弟俱为王国傅,祖孙常显大夫官——第三句描述了翁的家庭背景和地位,他的儿子们都担任着高官,而他们的祖先则曾经担任过大夫官职。
颜两江六十寿诗其婿陈两湖翰林代索 供奉先朝遇宠私,后人文物自应奇。 移家尚记从泸水,选婿终应向凤池。 江上花开春未晚,门前车至酒能酾。 当筵不用酬宾戏,祇诵闻莺应制诗。 注释: 颜两江:指的是明朝的大臣颜真卿。 陈两湖:陈洪绶(1598-1655),字子龙,号十竹,又号南村,浙江诸暨人。明代著名画家,以山水画见长,尤擅长墨梅和兰竹。 供奉:指宫廷侍奉。 先朝:指南明王朝。 移家:搬家。 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