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这首诗描绘了双江公赴蓟州中丞的情境,展现了他英勇善战的形象。下面是逐句翻译: 双江公赴蓟州中丞 双江公即将前往蓟州担任中丞一职,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蓟门天险重王畿,立待中丞笑解围。 蓟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蓟州。王畿是指京城周围的地区。双江公在这里等待他的中丞一职的任命。 开府旌旗占阵色,行边草木动兵机。 开府指的是建立军功的将军,这里指双江公。旌旗是指军队的标志,这里指军队的行动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注释:在中午的阳光下,我们在青原山中与善、山晴川等诸位共聚一堂。 一径穿云万木深,高厓曲槛昼萧森。 同心人与兰熏对,多病身逢艾节临。 自笑行踪经石滑,谁从闻性辨钟音。 年来渐识窗前草,不借菩提树下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青原山中的聚会,通过描写山水、植物等自然景观,以及与会者的心境和行为,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对与会者的描述
诗句原文: 野寺春残花不逢,旧游麋鹿故相从。 佛身自对庭前柏,僧病犹鸣夜半钟。 译文: 在这座荒废的寺庙中,春天已经过去,但鲜花却未能盛开,仿佛与世隔绝一般。我怀念过去的鹿群和麋鹿,仿佛它们也回到了这里。庭院里,古柏矗立,岁月沧桑感油然而生。夜晚时分,钟声悠扬,回荡在寂静的空气中,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关键词解释: 1. 野寺 - 指一座位于郊外、人迹罕至的寺庙,环境荒凉且宁静。
《石莲洞留黄洛村》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自然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相关赏析: - 首句“经年不坐莲华石”:描述诗人长时间未坐在莲华石上的情景,可能意味着某种心境的静谧或者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 次句“绝壁烟霞费剪裁”:描绘了绝壁上的烟雾和色彩被精心裁剪出来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 第三句“望月台高沈竹筱”
这首诗描绘了瑞金县铜钵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句“层峦草树隔烟村,鸡犬人间寂不闻。”描述了铜钵山层峦叠嶂,草树茂密,与世隔绝的宁静景象。这里的“烟村”指的是远离尘嚣的山村,而“寂不闻”则表达了山村的静谧和人迹罕至。 第二句“松籁夜归天外鹤,樵歌晓散担头云。”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自然声响,如松涛般的风声,以及清晨时分山林中鸟儿归巢的鸣叫声
罗岩亦是濂溪地,君属河汾入室人。 罗隐是江西的濂溪(今江西省九江市东),你属河南河阳(今河南孟津县),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同是中唐时期诗坛上的大名家。黄巢起义后,唐僖宗逃往四川成都,在蜀中,黄巢部将朱温拥立唐昭宗为帝,建立大燕政权,年号“天复”,即所谓“河中都”。这时朱温已自封为梁王,而罗隐和黄巢均以“反贼”的罪名被杀。 似水早闻千顷量,筑场曾许六年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几年同调叹离居,出谷谁疑客到庐。 江夜泊舟遥问舍,竹斋烧烛更留书。 欲为后会期何定,却愧前知信不虚。 满箧琼瑶无可报,螺川同水渺愁予。 【译文】 几年来我们志向一致,感叹彼此远离家园;出山来到他乡,谁能怀疑是我? 夜晚我停船在江边,远远地探望你的住所,点燃蜡烛写信。 想要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却担心时间不定;惭愧以前就预感到要离别,但信中却不曾提及。 满箱的珍玉无法用来回报
三月晦日访胡前冈长溪新居有赠 凤凰池上早联班,共卧沧洲遂不还。 十岁养生惟种树,一廛寄迹阻开关。 烟霄日远高台静,兰𦶜春深别院闲。 邂逅对君俱过客,肯将欬唾落人间。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凤凰池:指皇帝的后花园,也指皇宫内院。 沧洲:即沧海(大海),泛指江湖、水乡。 养生:保养身体。 养身:保养身体,锻炼身体。 一廛(chán):一房,一间房屋。 烟霄:云雾弥漫的天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描绘了他在丙午年(公元1226年)与友人刘良溪、王有训、弟邃夫等人一起游览开先寺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丙午附何善山工部舟泊南康偕刘良溪王有训予弟邃夫同游开先寺重来何刘已逝不觉潸然 —— 这一年是丙午年,杨万里随同何善山、工部等友人在南康(今属江西省赣州市)的船上停留。刘良溪、王有训以及他的弟弟邃夫一同游览了开先寺。当再次来到这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名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存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李绅本人的才华与志向。 诗的开头“谷平门下几人留,病懒怜君赋远游。”描述了诗人在谷平门下的生活和状态。这里的“谷平门”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自比为“谷平”。而“几人留”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由于身体不适,他无法出门,只能依靠书信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仍然关心着友人的前途,希望他能远离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