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草树隔烟村,鸡犬人间寂不闻。
松籁夜归天外鹤,樵歌晓散担头云。
闽山西入都成画,绵水东来尽有文。
眺罢勿怀陈石路,仙踪欲问采芝群。
这首诗描绘了瑞金县铜钵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句“层峦草树隔烟村,鸡犬人间寂不闻。”描述了铜钵山层峦叠嶂,草树茂密,与世隔绝的宁静景象。这里的“烟村”指的是远离尘嚣的山村,而“寂不闻”则表达了山村的静谧和人迹罕至。
第二句“松籁夜归天外鹤,樵歌晓散担头云。”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自然声响,如松涛般的风声,以及清晨时分山林中鸟儿归巢的鸣叫声。这些声音似乎从天边传来,与鹤的啼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同时,“樵歌晓散担头云”则形容清晨时分,樵夫们唱着山歌,歌声随着他们的扁担飘荡在云间,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第三句“闽山西入都成画,绵水东来尽有文。”将铜钵山与闽西的山水美景联系起来,强调了其美丽景色如同名画一般。同时,“绵水东来尽有文”则表示绵水向东流去,沿途风景如诗如画,充满了文人墨客的足迹与创作。
第四句“眺罢勿怀陈石路,仙踪欲问采芝群。”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完铜钵山的美丽景色后,不再留恋世俗生活,而是向往追求仙境。而“仙踪欲问采芝群”则暗示了诗人想要探寻通往仙境的道路,寻找那些生活在仙境之中的人们,并询问他们关于采灵芝的秘密。
赏析:
这首诗以铜钵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层峦、草树、烟村、松籁、夜归天外鹤、樵歌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铜钵山的自然景色与闽西地区的山水美景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具有地域特色的山水画卷。此外,诗人通过对“勿怀陈石路”和“仙踪欲问采芝群”等关键词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