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寄寿松溪少宰六十 君齿相先七岁强,看花曾共少年场。 贪闻夜语忘更漏,联趣朝班触佩珰。 别去升沈成老大,近来学问喜归藏。 传家定有伊川易,面对何缘到草堂。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君齿相先七岁强 - 注释: 指对方比自己年长七岁。 - 赏析: 表达了对对方年龄的尊重和敬意,同时也透露了两人之间可能的师生或长辈与晚辈的关系。 第二句:看花曾共少年场 - 注释: 曾经一同欣赏过花朵的美丽。 -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望:向南眺望。水云乡:指洞庭湖上烟波浩淼、云影缭绕的景色。一棹(zhào):乘船,划船。秋风:泛指秋风。忆:思念。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洞庭湖畔,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桂粤:泛指广东一带。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泛指南方的水路。溪獠(liáo):指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楚狂:指春秋时的楚国狂人接舆,这里借指隐逸之士。沧浪:沧海,泛指江湖。 【译文】
注释: 1. 黄鹤楼前:在湖北武昌的蛇山之巅,是古都长安通往吴越的交通要道。 2. 秋水长:指长江的水波浩渺、宽广无际。 3. 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白云飘浮在天空,千年来归去何处?今日独吟自夕阳西下。 4. 蘋(píng)蓼又围新睥睨(bì jì),汀洲犹见旧艅艎(zhōu):水草又包围了新视野,洲岛依然可以看到旧船。 5. 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是谁家的短笛从城中吹起
注释: 赤壁春霄客未眠,正逢孤鹤下江烟。 游历赤壁时,夜已深沉,而我还未能安眠,因为正赶上一只孤独的鹤从江面飞过。 箫声忽起还连棹,月色相看独扣舷。 忽然间,箫声四起,我也随之挥动船桨。月光洒在我和船上,映照着我的脸颊,我独自扣着船舷吟唱。 千里旌旗他日梦,一尊怀抱几人怜。 遥想过去,我曾梦见千里之外飘扬的旌旗,而今独自一人,只有这杯酒陪伴着我,让人心生怜悯。 攀厓欲尽临流兴,回首长空已划然。
【注释】 周中孚:字子中,号鹤山,南宋初年人。 六十:指六十岁。 文场:指考场。 明珠:比喻才学出众之人。 白首:指年老。 生徒:指学生。 帐下:指军中。 闾里:指民间,指邻里间。 决疑:解决疑难问题。 伏生:汉代著名儒家学者伏生,以九十高龄为秦二世时博士淳于越作《尚书》注解。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写诗人对友人的祝贺及对其为人处世的看法与评价。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押韵,对仗工整
注释: 斸土诛茅忆昔年,移家常住尚无缘。 ——用斧凿开土,铲除杂草,种植松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我常常搬家,没有固定的住所。 因携石髓堪遗客,不为楼居便得仙。 ——因为我带着石髓可以送给客人,所以不认为住在高楼就一定能成为神仙。 蕉满厓扉从鹿隐,田分泉溜共人怜。 ——山门周围长满了香蕉,就像山中的鹿在隐居;田地里的泉水流向人们生活的地方,大家都感到可怜。 闭门尽有缨冠事,莫道濂溪祇爱莲。
诗句释义:廖为吉阳先令公后,仙令功多食报丰,至今家在旧花封。 衣冠尚想攀留日,宅里犹存清白风。 岁长子孙遗树老,门容车马古人同。 草亭闲处看驯雉,还似当年化鲁恭。 译文: 廖氏家族的草亭是吉阳先令公留下的,他功勋卓著,所以食报丰厚,至今家中仍保持着昔日的美好。 他的衣冠仍然让人怀念攀留日的情景,宅里的清风也依然存在。 子孙日益增多,门前的车马也越来越多,与古时之人一样。 我在草亭中闲坐
【注释】 ①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②陈、两湖:即南宋诗人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谢(1100年-1169年),字叔流,号叔盖;刘纯甫:名不详,宋代人。 ③萧云皋:名不详,宋代人。曾龙阳:名不详,宋代人。谢维世:名不详,宋代人。 ④刘纯甫:名不详,宋代人。待月垂虹岩: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一处著名的赏月胜地。 ⑤共坐深岩掩薜萝,向人独奈月明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内弟曾龙阳五十 译文:我家内弟(我的妻子的弟弟)曾龙阳现在五十岁了。 注释:内弟,妻子的弟弟。曾龙阳,可能是作者妻子的弟弟的名字,这里指的是他。 2. 趋庭上国忆青春,回首俱为半百人。 译文:我在家乡时回忆起我们年轻时的时光,回头一看都是半百的人了。 注释:趋庭,指回到自己的家中。上国,指家乡。忆青春,回忆年轻时的时光。回首,回头看
【注释】 青田:县名,在今福建省。李君株山:指作者的朋友李子乔。五十:这里指四十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福建建阳知县时寄赠友人的。诗中表达了他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自己仕途的艰辛。首联“出入公庭每戴星”描绘了他在公堂上勤勉工作的情景。颔联“诸生环席听谈经”则表现了他教学的盛况。颈联“能摧海寇奔三舍,更起山城卫百灵”赞美了他保卫家乡、抵御外敌的英雄气概。尾联“宦迹屡书心已白,药炉久废鬓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