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
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
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
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

注释:

  1. 黄鹤楼前:在湖北武昌的蛇山之巅,是古都长安通往吴越的交通要道。
  2. 秋水长:指长江的水波浩渺、宽广无际。
  3. 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白云飘浮在天空,千年来归去何处?今日独吟自夕阳西下。
  4. 蘋(píng)蓼又围新睥睨(bì jì),汀洲犹见旧艅艎(zhōu):水草又包围了新视野,洲岛依然可以看到旧船。
  5. 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是谁家的短笛从城中吹起?不是为烟波迷离才有故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望远的视角写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与思念。首联“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描绘出一种辽阔壮美的景象,诗人站在黄鹤楼前,眺望远处的江天,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遐想。
    第二联“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感叹着白云的飘渺无常,仿佛寄托着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他自己却如同这夕阳一样,孤独地吟咏着,抒发着他心中的哀愁与无奈。
    第三联“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则是诗人对往日景象的回忆。曾经的江边水草如今已经重新生长起来,但那曾经熟悉的小舟也早已消失不见。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恐惧。
    最后一句“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并不只是为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更是为了那些远方的故乡而感到牵挂。即使眼前的风景再怎么迷人,也无法掩盖他对故乡的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