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南望水云乡,一棹秋风忆岳阳。
波静霁山分桂粤,涨清朝雨在潇湘。
频闻戎马惊溪獠,一卧江湖逐楚狂。
不为雁声催岁晚,月明随处有沧浪。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望:向南眺望。水云乡:指洞庭湖上烟波浩淼、云影缭绕的景色。一棹(zhào):乘船,划船。秋风:泛指秋风。忆:思念。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洞庭湖畔,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桂粤:泛指广东一带。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泛指南方的水路。溪獠(liáo):指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楚狂:指春秋时的楚国狂人接舆,这里借指隐逸之士。沧浪:沧海,泛指江湖。
【译文】
洞庭湖南边,是一片如画的烟波云影,我在这里划着小船,思念着远方岳阳楼上的风光。
湖水平静时,远处的山与广东、广西分界,涨潮时节,湖南、湖北的雨水都流经这里;
我听说这里的少数民族经常受到战乱的影响,我也曾想隐居山林,却因追逐楚地的狂士而无法安身。
我并不是因为雁叫声的催促才年岁渐长,只要月明星稀,我就会心随处漂泊于江湖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畔的风光来抒发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他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情感。
首句“旅怀”点明题意。次句“忆岳阳”直入正题,点明了地点。第三句“洞庭南望水云乡”写出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第四句“一棹秋风忆岳阳”,写出了作者怀念岳阳楼的原因。第五句“波静霁山分桂粤,涨清朝雨在潇湘”,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也写出了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第六句“频闻戎马惊溪獠,一卧江湖逐楚狂”,写出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心。最后两句“不为雁声催岁晚,月明随处有沧浪”写出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