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禄
【注释】仙侣:仙人的伴侣,这里指的是仙女。溪边女:在溪边的仙女。笑倚:笑着倚靠在。桃花相向语:对着桃花互相交谈。绛帏:红色的帐子。同心苣:即“并头莲”,是一种并头而生的莲科植物。婉态幽欢难举:委婉的仪态、幽雅的欢乐难以表达。鸟啼乡思茫无主:鸟儿啼叫,使人思念故乡,但故乡在哪里却找不到。轻别玉娥:轻轻分别了那位仙女。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与一位住在溪边的仙女的唱和之作
【注释】 1. 夏头春尾:指春天的中间。 2. 芍药:即牡丹,古代称花为“华”。 3. 琐窗:雕花木窗。 4. 灯花:即灯芯花,用油点灯时燃成的灯花。 【译文】 正当盛夏之时,正值初春之末,芍药花盛开。傍晚时分,微风吹拂着雕花木窗,令人惆怅,那美人孤独地倚靠在那里。还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梦里的灯火闪烁着,只有几朵灯花。 【赏析】 《如梦令》,原为唐教坊曲名,本唐玄宗所作
若为歌管销愁 荡离忧。忆逐残秋,征雁问扬州。 意中漫,怜东阁,少淹留。谁识到来,翻送秣陵舟。 注释: 若为歌管销愁:如果唱歌跳舞可以消除忧愁。 荡离忧:驱散离别带来的忧愁。 忆逐残秋,征雁问扬州:回想起秋天的景色,思念着遥远的扬州。 意中漫,怜东阁,少淹留:心中充满情感,怀念着东边的楼台,但停留的时间太短。 谁识到来,翻送秣陵舟: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知道我将要离开。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 “星前角声。风前笛声。”两句诗是说,在夜空中可以看到星星,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军号声、笛声。“恼人日夕逢迎”,这一句的意思是:在日暮时分,人们忙碌地接待着远方来客。这句诗写出了边塞将士们的生活状态。 “问王程几程”意思是说:询问从边疆到京城需要经过多少站?“别边酒醒。归边梦醒”,意思是说:在分别的时候喝下离别之酒后醒来,回到边境时又梦见自己回到故乡
【注释】: 何凝体,唐代诗人何逊的诗风,多写自然景色。 蕊黄花,即萱草,古人常用来比喻母亲。 【赏析】: 《河满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又名《河满子词》,始见于北宋词集《尊前集》。《河满子》词调,因词中有“河满子”而得名。 本篇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闺妇思夫的情景。上片主要写闺妇思念丈夫之情。“春色”二句,以景起兴,暗写闺妇思夫之心切。首句点题,次句承上,三、四句进一步渲染闺妇相思之苦
细雨绵绵,寂静的院落中红薇花正盛开。轻轻的雷声,却像轻扬着纨扇的声音。绿屏深处,紫燕低垂着美丽的双尾。梁上无声,燕子在梁下熟睡。簟子上留下了湿润的痕迹,香气已经消逝。傍晚的寒风袭来,让人感到凄凉。 译文: 雨细细地下着,宁静的庭院里开着红薇花。轻柔的雷声响起时,仿佛有人在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纨扇。绿色的屏风后,一对紫色的燕子正在双翅下垂地休息。梁上没有声音,只有燕子在梁下安详地睡着。竹席上留有水迹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词。首句“欲别玉人归去”即“欲别伊人归去”,交代了离别的对象和原因,是全词的主旨句。第二句“细雨廉纤薄暮”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第三四句写送别时的情景,“红烛静愔愔,好共绿窗幽语”,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伊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将要离开你回到家乡,天刚下着小雨。黄昏时分,雨渐渐小了。室内点燃着红烛,静静地发出轻微的燃烧声。 让我们暂时留下吧,暂且不要回去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友人离别的情状;下片写自己因送别而引起的愁思与感慨。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之情。 【注释】: 1. 风捻杨丝:指微风轻拂杨树。 2. 碧老:指树叶由绿变黄。 3. 荷钱:荷花的花蕾。 4. 何日草堂边:何时能在故乡的草堂边? 5. 一林黄鸟:树林中的一群小鸟。 6. 懊:遗憾,懊恼。 7. 软红
【注释】 花树:指春闺中盛开的花儿。 幂历:模糊。 一窗红雾:指室内映照在窗上的红色,如云霞般朦胧。 金樽:盛酒的器物。 锦瑟年华: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断魂:形容愁思深重而悲伤。 厌煞:厌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春怨别的小令,词人借女子的口吻抒发了闺中女子因思念情人而无法入眠的寂寞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痛苦,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子的生活状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赏析】 此词写送别。上片起首三句描写江景与舟中情景,渲染送别的氛围。下片写别情。“如梦”,用典,《晋书·谢安传》说:“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后遂称所居之地为“东山”,或称所交之友为“东山之旧”。 “沙尾孤舟潮拥”句,写白沙江头,江水汹涌,浪花飞溅,舟行其中。一个“拥”字,把大江的磅礴气势和船行的艰难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手底离觞酒重”,写自己端杯欲饮,但酒却沉重,难以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