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禄
注释: 1. 回首碧山栖,四面远天为壁。 - 回首:回头看。 - 碧山:青色的山。 - 幽壁:高耸入云的山峰。 2. 窗启俯临层巘,看偃松苍积。 - 层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 苍积:苍翠堆积。 3. 花关长昼不曾开,猿鸟共休息。 - 花关:花木掩映的小径或小门。 - 休:停止。 4. 卓午聒回幽梦,是衙蜂喧日。 - 卓午:正午时分。 - 衙蜂:蜜蜂。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
不寐 《卜算子·其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写自己的苦闷和愁怨,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上片以冷月、饥鼠声等景物烘托作者的孤寂凄凉之感;下片则直接点明归计未成,而春情已老,只好强求入睡,但药力无效,反使愁怀难解。全词意境清幽,风格含蓄深沉,语言明白如话,耐人寻味。 译文: 昏暗的烛光映出寒冷如冰的影子,饥寒交迫的老鼠声音好像雀鸟啼叫。 窗缝中寒风吹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
《菩萨蛮·其五》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发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满了浪漫与哀愁。 诗句释义: 抛侬几尺烟波路。断桥难断魂来去。 何处望全迷。西陵更向西。 欲知情郑重。验取宵来梦。 可耐不成眠。乌啼又曙天。 译文: 把我抛掷在烟波浩渺的路上。即使断桥阻隔,也挡不住我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我站在西陵边,眺望远方,却只能看见更加迷茫的景色。
【注释】 浥尘:湿润的尘土。 花信:花期信息。 重来:再次飞来。 玳梁:屋檐上装饰的鸟笼,这里指燕子筑巢的地方。 芹泥:芹菜的根,一种肥料,比喻燕子衔来的泥土。 流黄:黄色的丝线,这里指织女所织的丝带。 陡添娇晕:突然增添了娇媚的神色。 【赏析】 这首词描写燕子归巢的情景。上片写燕自远来,下片写燕归巢。 开头两句“浥尘小雨清明近”,点明时间,写清明时节,细雨沾湿了尘土,燕子从远方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及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此题要求学生赏析“减字木兰花·其三”的意境、情感、手法等。 “谢家小女”,谢家的小女孩。“少日红闺深处贮”,少女年少时在深闺中精心打扮,容颜姣好。“嫁与黔娄。”嫁给了黔娄这个人。 “画匠金钗廿载愁”
【注释】 竹西清署:即“清署”,是宋代的一座名胜园林,在江苏苏州市西南。 湘累新愁:指屈原被放逐之后,其作品《楚辞》中的《哀郢》、《涉江》、《怀沙》等篇。 念此如何:指思念之情难以排遣。 溯清淮:逆流而上到清淮(今安徽涡阳至正阳之间的涡水)。 【赏析】 此词写思归之情。上片忆旧游,下片抒乡情。全词以清雅之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开头二句“竹西清署,昨岁称觞曾暂去。”点题。词人回忆去年春天
【诗句释义】 春闺:春天的闺房。 流苏不闭三春梦,宛转梨云。 流苏:一种装饰物,这里指门帘。 三春:三个春天。 宛转:曲折、回环。 梨花像白云那样洁白,随风飘动。 洛水湘波:洛水和湘水的波澜。 洛水:古称洛河,在今洛阳一带。 湘波:湘江的水波。 在宋邻:在宋朝(北宋)的旁边。 宋邻:指北宋,宋朝以开封为都,故以宋代称之。 醒来无事消长昼,卧损秾春。 醒来无事:醒来后无事可做。 长昼:漫长的白天。
【注释】 宜人:指美人。横波:指眼波。慢:慢悠悠的样子。睡态融融:形容睡得香甜的样子。红烛微蒙:红烛微微被蒙着。清狂:指潇洒不拘,放荡不羁。杜牧:即杜秋娘。姓字:指名姓。耳畔:即耳旁。他日车中:将来有一天你坐上马车。怅绝:愁得要命。轮边断续风:形容车轮旋转时发出的声音。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歌妓的形象和神情。“宜人最是横波慢”,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歌妓非常漂亮,尤其以眼神最为动人
【诗句释义】 单车:指诗人骑着车去看望。宵引:夜里去拜访。铁网珊瑚:即铁网珊瑚树或珊瑚树,用铁丝做成的笼子。思采尽:思念得已经够多了。深院梧桐:深院中种着梧桐树。红烛三条见至公:红烛燃尽了三条,才看到“公正无私”的欧阳修(欧公)。玉壶秋月:指清澈如玉的秋天月亮。人道欧公清鉴别:人们称赞欧阳修的诗文清晰可辨。我罪伊何:我的罪过是什么呢?默默凭谁讯汨罗:默默地向谁诉说自己的冤屈,像屈原投江那样。
【注释】: 紫囊曾赌:用紫色的丝袋来赌。指赌博之事。 早日阶兰:早春时节,阶下的兰花开放。比喻美好的景色使人愉悦。 昨岁于菟:去年(去年)遇到(了)菟(一种小兽)。 牵衣更捋须:拉着衣服更抚摸着胡须。 耏水:指水边。 羯末封胡:羯人(指匈奴,羯为匈奴一支),最后被汉朝平定。 幽忧倍忆渠:深深的忧愁加倍地思念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词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天里的美丽景色